试论语文“读”与“写”的有效迁移

2015-05-30 02:21姚蕾
成才之路 2015年8期
关键词:样例麋鹿性知识

姚蕾

自古以来,“读”与“写”的关系,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即“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处处表现出“读”即为了“写”的思想。

事实上,“读”并不单单指向“写”。

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读,可以愉悦身心,充实生活:“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

“写”,也不仅仅指“写作。记录、批注、默写也都属“写”的范畴。目前被广泛关注的是5R笔记法,它将记、学、思、诵、作有效结合,架起读写联系的便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其实就浓缩了对我们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目标要求。这“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当是最基本的迁移理论。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由“读”向“写”的迁移也就是这两种知识的迁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所寻求的应是:

(1)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批注,将陈述性知识积累到学习主体的认知建构中去。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心灵的唤醒。”(斯普朗格)狄尔泰也说,生命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永恒冲动,它处于不断生成的流变之中,人们只能依据内在的体验加以把握。作为优秀文化载体的课文,它往往是德高、意美、语精的典范,个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审美意境,都能给学生带来道德的洗礼,情感的熏陶,指引向真善美。采用阅读交流、旁批标注、记录随感等形式,将心中的这种感受诉诸文字,便是帮助学生内化的过程。此时,“读”给“写”的话题,“写”让“读”走向深刻。如学习《负荆请罪》这一剧本时就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剧本,并从对白中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品质,受到一定的为人教育。这些,都是对“读”的陈述性知识的平行迁移。

(2)借助文本的表达形式,渗透阅读教学的语用功能,这是实现过程性知识的迁移,以培养学生从仿到创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里的重要元素之一,借助课文这一例子指导学生写话、写段,甚至谋篇布局,这是对过程性知识的迁移。往往我们老师最为关注的是相似性转移,如学习了《麋鹿》,让学生写一写《狗》《猫》《羊》,这种具体的近迁移便是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不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不会如老师所愿,他们所关注的点不一定就是我们老师想要的,迁移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写”的质量。

因此,我们在对过程性知识的迁移中,对样例的呈现需要一定的方式,否则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研究普遍认为,短时间内的阅读很难让学习者同时加工多种信息,因此,对样例的选择,我们宜抓住重点,围绕主要目标进行指导,不要将文本大量的信息面面俱到。如《麋鹿》一课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坎坷命运,并且以唯美的画面和神话故事导入。我们在进行读写指导时,不能一下子将这些技法全盘托出,让学生全部操练一遍。那样只会样样关注,样样肤浅。不妨先各个击破,学激趣开头,就专学开头的方式;向课文学外形描写,我们就抓住作者写外形的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这样的分散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又学有所专。

西格勒和安德森在《认识技能迁移》一书中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论”,他们认为,选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样例,比单个的阅读一个样例的迁移效果要好得多,这更助于学习者深切领悟其中的奥妙,实现既定迁移的有效。因此,在读写结合的指导实践中,我们还可以触类旁通,由此及彼,通过相关的阅读材料促进“写”的水平的提高。对上述关于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迁移,我们可以给学生再推荐相似的两例,譬如老舍的《猫》、丰子恺的《鹅》。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充分阅读、找出同异,这样虽然耗时较多,但对于学生融会贯通、创造性写作大有裨益。

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说:“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教学方法,要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和语用功能,我们需要厘清“读”与“写”的指导范畴,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读”的功能,促进写的提高,而且,这样有效的“写”,又会反过来促进读的深入和持久,带来阅读教学的敞亮晴空。

参考文献:

[1]陈兆翠.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11).

[2]丁银银.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 2011(07).

猜你喜欢
样例麋鹿性知识
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基于样例学习研究的几点展望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
样例教学法回归课堂教学之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