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琴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5-01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行动,需要激励、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针对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上好数学课,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情境就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一年级(上册)在教学“第几”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从前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第四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四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
师:提问:他说的对不对呢?为什么?
学生:不对,这个人吃了4个烧饼才饱,要是只吃第4个烧饼,他只吃了一个不会饱。从而导入新课“第几”。
例如:一年级(上册)“零”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是小猫的一家,其中猫爸爸、猫妈妈及猫姐姐都钓到了数量不等的小鱼,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中,“零”也呼之欲出了。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一个也没有可以用“零”表示。又比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利用了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先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小猴子,小猴子不高兴,于是猴王又说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个猴子,小猴子开始有点满意了,猴王又说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个猴子,小猴子都高兴得跳起来。讲完这个故事让学生从里面找数学知识,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并且很容易从故事中学会商不变的规律。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有效探究
营造情境问题的氛围,架起了实现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听了蒙小刘老师的一节课,她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材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学生会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如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联系实践,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教室、课桌、文具盒、钢笔,我们穿的衣服以及正常人的面庞等都是对称图形,他们会惊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学好数学与将来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实际意义,真有用啊!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四、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一目的。并且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单独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比较乐于和同伴共同来做一件事情。这个实践活动我一般是采用变“单独学习”为“集体合作”。
例如,在教学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时,我让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然后让其中的一个学生按要求摆圆片。先放四个,再放两个,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时,分歧就来了,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三个圆,右边有两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3+2=5;而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两个圆,右边有三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2+3=5。为什么同一幅图,却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呢?这个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的甚至走下座位,说要看看对方的小朋友是不是看错了,后来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发现原来是因为看图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才会得到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当学生自己得出这个发现以后,对老师下面要教的例题,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就不仅仅是只停留于怎么写,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能写出两个算式,是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总之,我觉得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来掌握知识这一目标,还有待于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走向高效能的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3]《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