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荣
摘 要:电影《钢的琴》处处流露出导演张猛的前苏联情怀,影片关注底层小人物,却并没有囤囿于展示小人物的苦难悲情,而是选取底层叙事的角度,将现实主义和荒诞的喜剧元素结合,把一群普通下岗工人的喜怒哀乐化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娓娓道来。影片运用底层叙事手法,并从美学艺术符号的角度去建构影片,从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欣赏价值的影像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叙事;意象;人文关怀;艺术符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78-02
矗立的烟囱,滚滚的浓烟,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已渐行渐远,可是时代的人们,却不得不背负着时代骤变带来的阵痛,在时代断裂的缝隙中,继续生存。导演张猛的第一部作品《耳朵大有福》,故事也发生在寒冷的东北老工业区,也同样是展现小人物命运生活的底层视角,可是却从头到尾弥漫着一股辛酸和无奈。《钢的琴》延续了张猛的黑色幽默,用一种轻松乐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那片贫瘠灰色土地上的温情故事。
一、叙事背景中的“废墟”
《钢的琴》里的现实主义灰色调很靠近东欧电影的气质,沉默的废墟,寥无人烟的废弃工厂,以及一群尝尽悲欢离合的小人物。故事发生在东北,东北人特有的逗趣和幽默,为故事增添了几分色彩。关于对逝去时代的缅怀,工人阶级找寻身份认同,这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废墟”的故事。即那逝去的属于他们的时代仍残留在一代人的心中,可是现在却只有败落衰颓,正如影片中处处表现的废墟,残留,却正在毁灭。
“废墟”的意象贯穿整部影片,年久失修的厂房,废弃的红砖烟囱,破旧的筒子楼,呈现出故事背景中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败景象。曾经的工业老大哥,如今却只能孱弱无力地等待着被摧毁。用张猛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要把这个工业时代赤裸裸地展示出来。”[1]影片开场,陈桂林与前妻相对而立争论着婚后女儿的抚养权问题,背景处是一个造型独特的检斤站,充满设计感的画面寓意十足。检斤站的上面两侧各有一个雨搭,特别像一对翅膀,一侧雨搭已经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了,而另一侧,却还很健全,看上去就像是一只翅膀还羽翼丰满,而另一只却已经再也无法飞翔了。这个检斤站的背景会产生一个非常抽象、隐喻的含义:在商讨离婚事宜的陈桂林与妻子就像他们身后背景中的两只截然不同的翅膀,陈桂林的妻子代表着羽翼丰满的资本的力量,而陈桂林代表的便是那个残缺的、只剩筋骨的软弱的力量。[1]”
影片中共有三场葬礼,第一场是影片开始的葬礼。从镜头表现上看,这场葬礼实为祭奠逝去的时代。背景中矗立着两根大烟囱,那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前景的祭奠仪式很无力,横条幅上:“沉痛哀悼母亲”道出的是颓败工人阶级的心声。下岗职工陈桂林组建的婚丧嫁娶小乐队,在葬礼上奏起一曲挽歌,却被一无声源的画外音制止。对方说曲子太过悲凉,要求之下奏起欢快的《步步高》。这个镜头运用的很出色,镜头外的延展空间被巧妙的展现,陈桂林代表的下岗工人们齐齐望向画面外,听候雇主发号施令。这里的雇主,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力量,奴役并剥夺了工人阶级哀悼的权力。摄影机继续平移,看到了葬礼的场面。喷火、砸酒瓶,步步高,滑稽荒诞的葬礼,在这断裂的时代缝隙,“祭奠”就这样也变得面目全非。
第二场葬礼,即陈桂林父亲的死。陈桂林父亲的戏份不多,本来还有一条父亲的线,在公映时被切掉了。那条线是说父亲老年痴呆,每天都要去火葬场看烟囱冒烟,看今天又烧了几个老工人[1]。删减后的影片中只有几处关于老父亲的镜头。影片中还留有两处陈桂林和父亲坐在高台上看烟囱冒烟的场景,只是交代不全,显得有种断裂感。老年痴呆的父亲代表的上一辈,是上一时代真正的主人,他们一手缔造了这里的辉煌,如今却只能被颓败吞噬。影片中还有一处场景,陈桂林和淑娴坐在夜色中,谈到结婚后的赡养老人问题,陈桂林意味深长地说:“照顾老人应尽的义务,都尽啊都得管啊。”此时镜头转向夜色中的两根矗立的大烟囱。这个镜头也如这句话一般意味深长,上一个时代已然苍老衰颓,需要后人赡养。然而,父亲的去世说明,老的时代已被淹没在时代进程的车轮中,万劫不复了。
第三场葬礼,是烟囱被炸。人们自发的聚集到一起,目睹这个毁灭的时刻。工人阶级们采取的种种无力措施,联名抵制,烟囱改造,只是无谓的挣扎罢了。两声轰鸣,镜头前升起大片的烟尘,遮蔽了围观的人群,这意味着工业空间的消逝,同时也隐喻着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消失。
废墟,葬礼,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二、“温柔”的叙事手法
时代之痛,以及近乎残酷的现实生活,都没有抹杀掉影片中的一抹温情。陈桂林面对生活困顿和无奈仍旧不断向前的乐观精神让人动容。为了女儿的抚养权,不惜借钱买琴,偷琴,造琴。折射了质朴却美好的父爱。
这是又一个底层视角的故事,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小人物在各自的辛酸苦涩中拼命生存。故事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黑色幽默的基调,在残酷现实面前,着力表现着主人公对生活的乐观精神。工厂破产后的下岗工人们,只能各谋生路,全职混混,江湖大哥,退役小偷,屠夫,司仪……他们卑微地生活,却充满了小人物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影片有着纪实的残酷,又有着理想纯真的乌托邦。这一群看似不靠谱的朋友,在陈桂林借钱的时候东躲西藏。然而,却在偷琴、造琴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似乎可以理解,生活困顿的他们,也只能在这种时刻高调伸出援手。他们身怀绝技,个个技艺纯熟,他们曾是工业时代的主人,这下岗职工出于兄弟道义,也出于对过去时代的缅怀,他们在废旧的工厂里,将一堆废旧钢铁、木材锻造成一架钢的琴。就像是从陈桂林那里借来了一个梦想。寒冬夜里的醉酒狂欢,追随着前苏联那极具情怀的悠扬旋律,带着专属于这一代人的记忆,摇摆了整个时代[2]。影片最后,这架钢琴弹奏出最简单却最美妙的音乐,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耐人寻味。
影片处处温情。张猛在影片中可谓是将镜头的摇移运用到了极致,几乎是贯穿了全片。这样也使得影片有一种油墨画式的美感,镜中的人或物完全是在镜头摇移中进出画面,颓废的人,破败的景致也在其中充满活力。大时代的小人物们,却是最有温度。陈桂林的父爱,淑娴的默默付出,胖头和快手这两个当年能往死里打的人,看到被欺负也会挺身而出。他们爱着耄耋衰颓的时代,联名上书企图阻止烟囱被摧毁。一群老工友,用温情,用工人阶级特有的团结,谱写了一曲温情的挽歌。生活,依然继续。
三、“渴望”的叙事主旨
影片的现实主义内涵,却把浪漫主义运用的传神。在现实生存的重压下,人们仍秉持着浪漫追求。一群下岗职工,在废弃的厂房里造钢琴,这就是浪漫所在。钢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阳春白雪的乐器之王,在影片中,却在下里巴人粗糙的人生和扎实的手艺中,被悉心地拆解成一堆零部件。苏联培养的工程师“汪工”制好一张图表,工人阶级便可以分工协作,各显神通,这些下岗职工们在造琴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工人老大哥的往日光辉。 在这个浮躁的大背景下,在这片废墟之上,他们的理想悄然绽放。
影片秉持着工人阶级力量大的理念,重塑着那个理想年代,如同汪工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敢想敢做敢拼的精神,那就不是咱们工人干的事。”与其说这场造琴运动是为了帮好友陈桂林争取女儿抚养权,不如说这是他们重拾尊严,找寻自我的过程。在这种集体协作的工作中,他们仿佛找寻到工业时代的主人翁身份,通过自己的技艺创造生活的时代。当这个工人阶级的缩影投入到一场造钢琴的浪漫事业中时,影片以一种特立独行的骄傲和自豪的情绪,将带着梦想与激情的温情色彩抽离出生活。造琴则是一场狂热的理想实现。理想在炼钢炉中燃烧,每个人心中锁着的那一位舞者苏醒。
光影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电影刻画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情节以及表达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段[3]。影片中几段风格化的叙事,十分精彩。陈桂林一行偷琴不成,他放弃逃跑,转身坐到钢琴边弹奏起来。聚光灯打在陈身上,白絮飘飘,画面十分唯美。这显然不是现实主义的表达,在残酷现实的叙述中加入浪漫主义的元素,这便是张猛的高明所在。影片最后,淑娴身着华丽演出服在厂房内载歌载舞,也是如此的风格叙事,浪漫追求。
废墟的温柔渴望,“废墟”代表那被滚滚洪流吞噬的工业时代,“温柔”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依旧的温情,“渴望”是工人阶级重拾自我的追求。《钢的琴》用这三点谱写了一曲时代的挽歌。这凝聚了一代人的心酸和欢笑,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就像汪工在烟囱爆破前说的话:“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它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的眼里,它就像是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影片中的“大烟囱”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是工人阶级辉煌的时代,可是如今的孱弱无力,注定要被彻底摧毁。正如张猛所说的,那两个大烟囱就是工人阶级的阳具,不要再废话,刷刷割掉,我们把旧工业时代推掉了,我们进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可是这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工人阶级来讲,无疑是近乎残酷的痛,他们生活在时代变迁的夹缝中,贫穷却无奈。
然而,《钢的琴》最可贵之处,是通过描写一群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写时代之痛,黑色幽默,浪漫主义写实,极大地弱化了现实的残酷。正如影片中秦海璐所唱:“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影片在现实主义之余,让我们从困境中看到温情,看到理想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猛,皇甫宜川,石川,蒲剑.《钢的琴》四人谈[J].当代电影,2011(6).
[2] 李静.瓦解与重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书写(1999-2011)[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 (美)路易斯·贾内梯.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