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的缺失

2015-05-30 04:22李馨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女性形象

李馨蒙

内容摘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是影响青少年行为、态度、观念形成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因其强烈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思想性以及背后潜藏的主流文化对学生对熏陶远比其他课程来的深刻。然而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却存在不容忽视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文化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角色的分析

经统计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有课文96篇,出现人物154位,其中男性人物为108位,占总数的65%,其中45为为主角约占总数的71%;女性人物46位,占总数的28%,其中18位女主角约占总数的29%。可以明显看到,在该套教材中,涉及女性角色的课文数量和涉及男性角色的课文数量差异显著,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人物处于边缘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低于男性。同时古代女性形象处于垄断状态,几乎没有涉及到现当代杰出女性。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社会角色的女性形象可见:除了刘和珍的学生角色和王昭君的使者角色,其他的女性形象都是以囚徒,保姆,仆人,工人,歌女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角色出现。这样的教材编写不利于高中男女生健全性别观的形成,会造成学生对女性片面,狭隘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女高中生的自我未来定位。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文化原因

人类历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由男性支配主导,女性都是边缘化的角色,女性缺席于人类历史文明。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然而历史的遗留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得到解决,女性至今仍受制于历史负重,被男性的话语权所笼罩。

中国几千年来受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使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石,故传统女教向以贯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宗旨。在汉代以前,已出现了奴化女性的封建女教。女教轻视智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并宣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教条。封建社会女教、女学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奴化教育,不断向女子灌输奴性服从的礼教纲常,以使妇女成为封建伦理道德的自觉遵行者和殉道士,使她们长期安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性别文化的反思

1.男女比例失衡,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以女性形象为主角的作品很少,普遍存在性别角色的不均衡和性别模式化倾向问题,这使中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具有教育意义的女性形象。课文中男性多为主宰者、决策者,果敢坚毅;女性总是给人怯弱无知,依赖男性的形象出现。女性多依附于男性生存,没有独立的人格。这样得形象设定无法为当代高中生提供一个平等的性别世界。

2.缺少富有时代感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女性榜样。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本来就很少,而正面的与中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典型形象就更少了。学生渴望看到更贴近生活,更产生共鸣,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而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这一点存在严重的不足,女性形象单一而刻板,缺乏个性色彩,缺乏时代感。教材中的女性角色若不能给高中生以情感上的触动,也就难以给他们的行为、态度、观念产生积极正面引导。

四.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合理性别化的建议

1.唤醒教材编写的性别平等意识

现今的教材编写者没有明确的性别意识,没有公平的两性视角。他们对女性的认知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普遍认同的影响,因此,教材中的女性角色单一而刻板。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者应该唤醒自身的性别意识,超越自身内隐的性别定势,要认识到两性平等的问题,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作用,强调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选编更多涉及当代女性角色的作品,展现更多元,社会性的女性形象,从而使编写的教材逐步趋向于公平和多元化。

2.增加富有时代感的新的女性角色

在女性角色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丰富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增加富有时代感的新的女性角色是大势所趋。让学生们意识到,当今的女性已经走出家庭在社会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大显身手并取得了得杰出的成就。新时代的女性是自信的,独立的,坚韧的,这有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性别观,特别是高中女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材1-6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吏静寰.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女性形象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