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梓宁(长沙)
摘要:在400多年的大提琴发展史中,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色和演奏技术,大提琴乐器本身及其演奏技术都经历了演变。其中,最基础的右手持弓方法也随之经历了蜕变,最终形成现代的持弓方式。
关键词:大提琴 持弓 变化 放松
大提琴是一种声音优美且历史悠久的乐器。在400多年的发展中,它由拉弦乐器中的一种低音乐器,逐渐演变成现代最受欢迎的独奏乐器之一。这与从古至今大提琴演奏家们对乐器本身的改良及其演奏技术技巧改进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者,能在各个音域表现大提琴优美的音色,是建立在左右手技术良好的配合上的。相比较而言,右手的技术如快弓、慢弓、全弓、分弓、跳弓、顿弓等这些千变万化的弓法,使大提琴的音色丰富多彩,因此右手弓法技术对于音乐的影响来说更为重要。
然而,这些丰富的右手弓法技术,是建立在正确持弓的基础之上的。什么才是正确的持弓方式呢?总的来说,是右手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能拉出良好音色的持弓方式就是正确的。几百年来,随着大提琴这个乐器本身的演变,它的右手持弓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16世纪初有一种意大利文为“Viola da Gamba”的提琴,这种乐器就是大提琴的原型。它有六根琴弦,琴弓短而重,中文翻译为 “膝间维奥尔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六根弦的维奥尔琴变成了四根弦,我们把这种琴称为“古大提琴”或“巴洛克”大提琴。古大提琴所使用的琴弓与现代大提琴使用的琴弓有着明显的不同。古大提琴弓杆的弧度是向上的,而现代大提琴弓杆的弧度是向下的。古大提琴的弓杆比现代的弓杆要短一点,尾部的造型也不同,就重量上来说也比现代的弓子要重很多。由于弓杆的不同和当时演奏技术的有限,持弓的方式和现代的方式也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古大提琴的持弓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右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握住弓杆中后段部分。这种持弓是五个手指都握在弓杆上,手指不接触弓毛。这种握弓方式是当时弓子的构造和音乐作品的产物,其优点是人为的缩短了弓杆的长度,使得弓子跟容易被演奏者控制。但是,这种持弓方式有一个明显的不足:由于右手是“抓”在弓杆上,拇指所依靠的支撑点面积很小,它始终处于僵硬和被动的状态,这使得右手的运弓缺乏灵活性。
第二种方式:拇指放在弓毛上,小指在弓杆下方,其余三指放在弓杆上方握住弓杆的中后段部分。那时的演奏者在演奏法国舞曲的时候,会选用这种握弓方式,可以增强弓毛的张力,也更有利于表现法国组曲第一拍的重音。
第三种方式跟第二种握弓的方式一样,只是握住的位置是弓杆尾部的马尾库部分。这种方式是最接近现代握弓的方式。总的来说,古大提琴的持弓方式,限制了音色的变化和丰富,但只要正确松弛的持弓也能得到简单而纯美的音色。在演奏巴洛克作品和古典作品时可以尝试这些古老的持弓方式,以得到复古的音色。
现代大提琴教学技术的已十分成熟,很多老师对持弓的各个手指位置及形状有十分明确而清晰的要求。日本大提琴演奏家沧田澄子女士曾经是法国大提琴大师保尔·托特里的学生。这里用她来中国以托特里的教材讲学中提到的右手持弓的几点要求为例来说明现代大提琴持弓的一般方式:
1、右手拇指弯曲,放在马尾库与弓杆交叉的位置,指甲在弓杆一方。
2、中指之间放在金属圈上,第一关节成弧形状贴在弓杆上。
3、食指第一关节弯曲放在弓杆上,接触点要使第一与第二关节转动自如以取得手臂力量。
4、无名指放在马尾库上。
5、小指正好放在马尾库圆圈上(马尾库中间)。
据我的观察,现代的大提琴演奏者持弓的各个手指放在弓杆上的位置略有不同,但松弛的基本手型和握于马尾库的部分是基本相同的。运弓时所利用力量下达的原理是地心引力原理和杠杆原理。如法国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在教他的学生时会要求“拇指第一关节从下向上托住弓子,要做到能弯能直。”他的学生在总结他教授的持弓方式时说“通过练习掌握之后,我感到这样的握弓最符合力学的原理,起到了杠杆的作用”。荷兰大提琴家林克明来中国讲学谈到右手的握弓时是这样说的:“大拇指既不凸,也不凹。手不要把弓握紧,手臂要放松。”跟随苏联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克努舍维斯基学习的学生谈到老师的指点时说:“他认为我运弓不好主要是右手持弓比较紧,上课时他常说的就是:放松、放松。”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Joerg Metzger曾说:“食指是右手的灵魂。”
一个手指是可以影响音色的,而正确又松弛的持弓,是成为一个好的大提琴手的前提。四百多年来大提琴持弓的改变,最终是为了以良好的技术演奏出更美轮美奂的音色。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宗柏.大提琴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3]吴秀云.大提琴技法的演进与训练[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刘建华.关于大提琴持弓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2.4
[5]张云昕.试析大提琴持弓技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3
[6]李钢.17至18世纪大提琴的发展状况[J].大连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