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园 尹建国
摘要:美术课程教学作为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依据对湘潭市五所中小学学校的调查,从美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管理的角度进行论述,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育教育的价值,并就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湘潭市五所中小学的初二学生美术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在5所学校初二年级美术老师的带领下,让5个班级20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做一份问卷。通过对学生问卷的整理以及指导老师的帮助,分析得出以下结论:63.2%的初中生由于文化课的压力对美术课失去兴趣;26.9%的初中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而去美术培训班学习美术技能;6.8%的初中生喜欢美术课程并以此为乐趣,还有一些学生对美术课程并不是很感兴趣。
综上所述,目前的美术教育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在中学学习阶段非特长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中,很少花精力在美术学习上,“艺术”被视为不学无术的人做的事,这不仅是家长和学生的观点,学校的老师有时也是这样的观念。文化课老师为求效率,强占美术课给学生补习,而参加艺术特长的学生几乎都是周而复始地参加校外辅导班。当前美术考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难考核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应试考试导致学生一味加强绘画技能而失去了对艺术及审美的追求。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美术课程内容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去教学,了解初中生多方面的审美需求,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可以采纳以下几种方式:
1. 以回归生活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艺术本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学生只有能够发现美,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魅力,加强对美术课程的热爱和理解。美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生活中美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进而做到创造美。在创作过程中,美不仅仅指绘画项目,美还是启发和开发学生想象力、挖掘艺术潜力的过程,对学生个人素质及艺术人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初中美术教学,首先应该将美回归生活,对身边美的事物进行宣传,突出教学个性,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美术教学中有所收获。
2. 以形式多样的团队合作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 赫尔巴特。分工合作是一切能力和谐发展和重要方式,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设计、手工制作、欣赏等课程,教材编排的特点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看、想、画、练使其获得学习的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传统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收集、探讨、分析之后,将答案或成果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再汇报给老师,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静静的等待,这就是合作学习。老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太过片面,趋于形式化,这样的合作学习势必会产生浑水摸鱼的学生,长久下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方面都有负面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教学质量没有明显提高。
因此,要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合作学习是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学习中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局面,但并不能否认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应该突出教师的指导者地位。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合作,在整个合作学习中,从目标的制定到课程的开展再到最后的评价,合作应该贯穿始终,教师并不是单方面地从课本出发去制定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生理、能力等多方面的了解,听取学生建议,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和学生相互讨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提升了老师的课堂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共同进步的。
3. 加强美术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提升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的观察。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上课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初中美术课程内容要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加强美术课的探索性和综合性。根据初中生自身兴趣,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式,从课内走向课外,去博物馆、艺术展厅品味艺术的博大;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写生;以鉴赏课和创新动手课为主,引入游戏、表演等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美术课程和谐轻松的多样化课堂氛围,使美术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生抒发情感、表达个性的快乐课堂。
同时,初中生情感丰富且表现欲极强,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可。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以表扬和鼓励学生为主,将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张贴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些方式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热度和积极性。
三、注重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长期以来,美术老师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是“像”与“不像”,初中生的绘画技能还不成熟,动手能力还跟不上思维能力,导致与想表达的情感往往“不像”,学生会认为自己画得不好,从而失去绘画的兴趣。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尤为重要,而评价的准确性需要不断提升美术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所谓“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道德的要求。老师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是老师绘画技能的一个方面,想要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理解,美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征,有步骤、有技巧地帮助学生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评价学生作品应根据学生能力来判断,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身作品的创新点和意义,多利用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品本身,以鼓励、表扬为主,突出学生自身价值,老师对一件作品要有中肯的评价,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课堂变成了故事课堂,课堂互动性加强,学生更加大胆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从而为做好美术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美术课对学生的审美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然而使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艺术氛围中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国家应更加重视美育的教学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多关注和支持美育教育工作。
笔者通过实践和探讨,希望使更多的学者、老师认识到初中美术教学对初中生全方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人们对美术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艺术修养,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和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发展初中美术教学,从而为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个人发展及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曹武章.对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J].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