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

2015-05-30 13:00辛海清
大东方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培养措施小学数学

辛海清

摘 要: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造开放式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情境,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每个学生才能把他们的思维打开,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不断发散,思想不断碰撞,独立思考的品质不断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措施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和变通性。也即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或者把命题适当变化后,让学生探讨有什么结论出现,这样会有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发散思维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开拓性、创造性,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都得益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发散思维又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思维过程中最高品质、最高层次、而又最可贵的是创造性思维品质。从学到用,中间需要一个知识的内化、活化的过程,这就是思。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当前社会创新理念不断加强,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基本组成部分,要培养创新思维,就不能忽视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策略

1.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思维的因素

首先要有可供学生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素材,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采取综合,分析的形式将知识纳入平格的逻辑体系,这种形式和体系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因素,却被这种体系所压抑,因此,教师要从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上发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改变教材中的先通分后加减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计算可约分的加减法,接着将其约分,变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从非最简分数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受到启发,自己就能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这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强化基础知识,为发散思维奠定有力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小学生的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数学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就如同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创新教学首先要从强化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强化数学基本功,渗透数学思想,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小学数学首先要从最自然质朴的境界开始,在最利于学生数学基本素养发展的地方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才能使学生打好可以继续向上生长的数学根基。强调通过练习,激发思维,掌握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学习,学生的各项数学素质才能得以激发、生成、跃进,进而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练中讲,就能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确切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和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由暂时兴趣发展为长期、稳定的兴趣。利用、调动各种外部因素,是学生感受数学的兴趣和作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根据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味、掌握并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结合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就不能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更不能在数学课上积极地思索问题,产生创造性思维。

4.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环境

教学过程中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肥沃的土壤,只要拥有了这片土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萌发。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每个学生都可以创新,也都具备创新的潜能,如何挖掘和提高这种潜能,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程度。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學过程的始终,真正成为探索研究的主体。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享受成功,引发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有创造性的成果,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强烈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中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无济于事。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要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新颖的解题方法或思路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从而更能刺激他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

6.诱导求异、变通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要有敢于求异、敢于变通作为驱动力。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地诱导学生的求异、变通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变通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他们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事实证明,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九小学)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培养措施小学数学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