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激趣,步入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乐园”

2015-05-30 12:32韩淑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乐园笔者活动

韩淑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倾向。符合兴趣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把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好学、主动学,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可以从朗读激趣、设喻激趣、幽默激趣、问题激趣、活动激趣方面进行。

朗读激趣设喻激趣幽默激趣问题激趣活动激趣语文知识要靠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靠长期训练,学生不刻苦是提高不了语文成绩的。但积累和训练的艰巨性决定了语文学科仅靠教师的教授,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生自己必须有一种主动意识,积极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探求真理。所以,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倾向,符合兴趣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把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好学、主动学,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一、朗读激趣法

教材中美文荟萃,教师要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用美文本身去熏陶学生。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感受力。如教戏剧《茶馆》,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文中各个人物的潜台词,并提醒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不同,其台词的语气与语调也不同。当时学生兴趣盎然,都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在分角色朗读中,他们不仅喜欢了戏剧这一体裁,还加深了对戏剧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朗读,让学生品味到了文章中的“美味佳肴”,架起了一座学生心神通往美文深处的桥梁。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体会情境、体会感情,并激发出学习语文为快乐的内在兴趣。

二、设喻激趣法

在语文教学中,用通俗易懂、准确形象的语言传授知识是教课的基本条件。虽然语文没有数理化那般抽象,但在语文的知识范畴中也有不少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往往理解不深,甚至一头雾水。而如果能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用比喻形象化,那么学生就能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如在讲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句子的修辞手法的区别时,笔者就设了比喻。笔者说,如果把文章比作房子,那么文章的表现手法就是这个房子整体布局的设计,而句子的修辞手法就是房子各个房间地板墙壁的装修。这样一比喻,学生马上理解了两者的区别,且印象很深。如果不设比喻,只是把这两者的概念照本宣科地搬出来,那么学生一定会如坠雾里云里,不知所云,脑海里无半点雪泥鸿爪。

教师在教学时能善设比喻,就能使语言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兴趣,易于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语文课听起来枯燥乏味了,而是兴致盎然。

三、幽默激趣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活用幽默的语言,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兴趣,还能让师生的感情交流更融洽。如一次作文讲评课土,笔者针对部分学生作文常出现错别字的现象说了这样一段话:“个别同学的作文中总喜欢用一些‘进口盗版的汉字,这样是不好的。咱们是中国人,应该热爱祖国,所以我们应该使用‘国产正版的汉字……”同样是批评书写错别字的现象,但这样寓庄于谐,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批评的效果,往往比严厉直说更好,致使学生在窘态中接受批评好得多。

又如,个别同学有时会把“褒义”和“贬义”这两个概念混淆,笔者就这样告诉他们:“‘贬义就如台湾的阿扁,是个坏蛋,总欠扁,它是不好的。以后你要是分不清‘褒义与‘贬义谁好谁坏,你只要记住阿扁就行了……”笔者的话还没说完,听的学生早已哈哈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幽默语言是课堂笑声的催化剂,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是联系师生感情的纽带。教师能活用幽默,便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心心相印。

四、问题激趣法

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而阅读教学更是在解疑中传授知识。问题设计得好,提得恰当就能为解读文章找到入门的钥匙,就会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并让学生在排除疑难中获得“柳暗花明”的快感。

1.营造氛围“引”问题

所有的课堂提问都必须让学生在深入领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提出。为使学生把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教师要关注学生胆怯和从众的心理,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不要只是为呈现而问,更要注重“生问”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开始学生质疑问难时可能会提不到点子上,问题只要合理,就要肯定。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巧妙化解“度”的问题

这个“度”就是问题的难度、效度和梯度。教学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上。教师要明确,设计问题时不要为问题而问,注意问题的梯度即层次性。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向重点问题倾斜,提示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防止出现“无效问题”。对某些问题也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使学生思维既不跑偏又能体现自主性。

3.循序渐进“梳”问题

顾名思义,这一环节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突出重点。其过程是:个人提问,小组交流归纳,理出类别;大组交流,划去重复,梳出重点;教师把关,梳理顺序,解决问题。这样做既能防止问题满天飞,又能防止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当然教师在此环节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本着见疑则喜的原则,要让学生采取先大后小、先同后异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能问”“会问”。师生互动时一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不能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凡学生能解答的教师不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予点拨,但一定要用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

五、活动激趣法

根据初中学生喜欢活动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拓展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诱发创造灵感,”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潜能、塑造健康人格。如教戏剧,笔者就要求学生排演课本文教演讲稿,笔者就组织学生举行演讲比赛;教议论文,笔者就开展学生之间的辫论会;教诗歌,笔者就安排学生进行诗朗诵竞赛……在活动中教者轻松,学者愉快,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了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的天地到处充满乐趣,学习语文很快乐。

虽说学好语文须长期下苦功夫,但只要我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步入语文学习的“乐园”,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定能事半功倍,秋实累累。

参考文献:

[1]齐秀萍.读出一片新天地.语文教学通讯,2007,(04).

[2]熊雪芸.顺“学”而导.名师教学机智例谈·语文卷,2007,(11).

[3]徐艷.构建生命课堂激发学生思维.中华活页文选,2009,(11).

猜你喜欢
乐园笔者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性能相差达32%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