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彩莲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学生自身情况和老师教学情况两方面入手,着重浅析生活元素在目前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生活元素应用在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生活元素小学数学应用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与空间、时间、数、量、形等构成要素息息相关,而这些生活构成要素中所含数学知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数学现象产生兴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问题,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处于萌芽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小学数学更具体的表现?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与生活实际,将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生活化?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学生自身情况和老师教学情况两方面入手,着重浅析生活元素在目前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生活元素应用在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是数学教学中的起点与基础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只有懂得内在关系才能轻易地破解问题。而该门学科由大量比较抽象和枯燥的数字和书面语言、数学术语组成,加大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常常使得孩子们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状况,才能真正地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见几种量分别为:元、角、分;厘米、分米、米;克、千克;时、分秒。在我们成人的思考能力下认为这些知识极其简单,但是学生对这些常见量的理解和掌握却有较大困难,特别是农村学生在作业中常出现这样的笑话:买一瓶矿泉水需要100元,李明的身高是116米,一个鸡蛋的重量是200千克,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使用教材的编写书面语言、数学术语较多,大多问题偏离学生生活较远,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2)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该时期智力还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加之很少接触日常生活知识,因此在理解数学问题上的有一定的困难;(3)在实际教学中,代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和“纯粹式”教学,教师往往只顾将课本上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将数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活意义及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埋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将数学教学变成为从数学符号到数学符号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数学学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
二、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1.捕捉“生活现象”,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老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合理利用生活数学实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比如,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知道时间的用途,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合理采纳生活情境,引入新知
小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特别是包含一些独立性相对较高并且抽象的知识,此时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数学教学中的起点与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生活常识下合理、恰当的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在学习中融入生活,在生活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生活中的种种道具的力量,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可以借助钟表将时间具体的表现出来;在学习重量的时候,可以借助天平将重量具体的表现出来,等等。
3.将数学知识合理应于社会实践
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努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小学生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过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看着有点难,和以前学习的不一样,开始有点失去兴趣了。在教学本节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些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从生活中拿出一些这样的物体,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意识到没有这些物体是不行的,在生活中不仅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也是生活中常见到的。这样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手、眼、耳、口、脑等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不仅发展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教师的示范过程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玩的一种玩具是一样的,又与学生的活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活动都紧密相联。这样就促使学生在学习时,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联系起来,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了。学生把学习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作业布置与生活化紧密连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辨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广大教师应充分发掘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知识,并应用于课堂甚至于更广阔的数学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数学生活化的指引下乐学、会学,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具有生命力,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徐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12,(03):150-151.
[2]曾春華.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5,(0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