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辉
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但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群体范围的扩大,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村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社区建设从长远来看,面临群众参与有限、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通过对苏州市H社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鼓励失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处理、培养失地农民再就业技能、帮助实现角色转换、增加社区归属感是重新构建社区认同的关键。
关键词:角色转型;社区建设;文化认同
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是,城镇化同时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郊区农用土地被大量征用,城郊农民因此失去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近年来,苏南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政府对农村居民征地安置步伐也在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带有现代化气息的集中安置居住社区,无论是居住方式、生活方式,还是社会交往方式和社区管理方式,对传统农村居民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改变。这场快速的改变必然在某些领域打破农村居民原有生活中的各种平衡,从而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现有研究认为,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失地与进城。农村居民都是在被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适应城镇文化的非自愿移民,他们被迫迁移到集中居住社区,必然存在文化适应和角色转化问题。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传统农村居民并没有顺利实现身份转换,却沦为了既无传统农业生产资料又因无工作技能而失业的游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内在隐患。
显然,失地农民集中安置使得其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村落共同体迅速消解,村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重组。对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城市适应困境研究,实质上是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问题,相对而言,对失地农民社区适应问题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H社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研究,以探究失地农民在新社区环境适应中的主要困境,从而为该群体城镇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一、苏州市H社区居民基本情况
H社区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为响应创新社会化管理,加强动迁安置小区建设宗旨所成立的新型农村社区,社区毗邻镇中心,周边学校、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资源丰富,辖区占地面积492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至2014年年底共建成安置房78幢,安置总户数3033户,安置总人口为9806人,目前入住规模达6889人,入住率为70.25%。社区内主要居住对象为该镇辖区内17个村居被征地安置人员,拆迁类型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建设、商业项目开发、新农村建设、预安置等四个类型。H社区现有专职管理人员9人,建有社区党支部及居委会,目前为封闭式社区,聘请物业公司进行外部管理。
二、居民角色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质量未能同步提高。通过发放问卷统计,绝大部分居民认同居住质量的改善,但是生活成本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房屋装修等基础性开支花费占比较大,同时日常生活的食品、燃料开支等同步加大,脱离农村后,水电、蔬菜、米面等日常性开支增长速度最快,增加了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安置到新社区,导致部分居民需要重新择业,短期内面临缺少收入来源的现实问题。同时,生活空间减少,因农民怀旧情结,物品没有空间安置,导致侵占公共空间现象严重,楼道、绿化带、道路等乱堆乱放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工作技能缺乏。人口基数最大的中年群体,具备较好的农业种植技能,但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角色转变后缺乏参与企业工作的必要技能,导致找不到合适工作。部分人员拿到拆迁补偿款后坐享其成,懒散作风严重,又缺乏必要的物质文化生活,导致精神空虚,经常参与棋牌等娱乐活动,甚至偶尔出现聚众赌博,个别甚至借高利贷,导致倾家荡产状况的发生。近年来,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就业服务机构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关注但实际效果不佳。
三是归属感缺失。对社区缺乏主人翁意识,原有熟人社会网络打破,原有融洽的邻里关系被陌生人取代,导致日常交往冷淡。尤其是拥有怀旧心理的中老年群体,他们长时间在农村生活,已经适应了农家小院和简单劳动的恬淡生活,现在搬进小区,住进高层,对社区新生活方式适应时间比较长。对电梯等现代化设施使用存在困难,缺乏成就感,加之无地可种,缺乏基本收入,又无事可做,以前的老朋友分散居住,不方便交流沟通,好多老人孤独感强烈,艰难融入城镇生活。不少老人觉得居住空间狭小,气氛沉闷,并感觉身体状况变差等不适症状。
四是安置社区管理失序。失地农民在集中安置前分别接受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服务管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关系密切且熟悉,无论是宣传国家政策还是为村民办事都是十分方便的,但是自从接受安置拆迁后,导致传统村民关系打破,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居民楼,甚至不在一个安置社区。虽然也成立了社区居委等管理机构,但因为户口、组织关系等没有同步迁移,管理主体没有明确,且存在管理人员对安置村民尚不熟悉等实际情况,前期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便。社区公约等约束力大大降低,楼道公共区域脏乱差,乱停车,偷盗事件等管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城镇原住民歧视社区农村居民的原因。
三、苏州地区H社区居民动迁安置的适应性困境
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同步推进,使得农村地区不断进行村庄合并探索,城市规划也逐步将农村地区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当中,传统农村正加速消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政府主导的动迁安置居住社区。新型动迁安置社区,成为传统村民生活方式及角色转型的起点,亦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生计的起点。本文对H社区内150户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统计汇总归纳出以下几个重点反映的内容:一是管理服务不便利。户口仍在原村,计生服务等项目不能就近享受;二是社区安保不健全。缺乏监控等装置,电动车失窃概率较高;三是社区管理不到位,毁绿种菜现象社区物业管理不及时、效果差,导致社区居民纷纷效仿,影响了社区整体形象;四是物业维修拖拉,部分安置房屋漏雨等情况,居民报修后,物业管理部门维修草率,维修质量欠佳,但无处反映情况。可见,失地农民一方面对政策管理和社区服务表现出依赖与期望,另一方面又对政策管理和服务表现出不满。这种对制度环境认同的失衡来源于农村居民在制度上的城镇居民身份和非城镇居民待遇之间的冲突。
四、对策与建议
上述的社区调查结果并不能全方位反映农村居民的城镇社区适应问题,但是由此观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城镇社区适应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以传统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的转型为代价。因此,在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首先,各级政府要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不能以侵害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降低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成本,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农民合理的补偿。要确保传统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探索建立以社保基金为基础、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多元化安置补偿模式。同时,被安置居民可享受一定时间内免交物业费等惠民政策,促进农村居民逐步完成角色转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生活水平,避免短时间内形成新的贫困阶层。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以各自方式成功的解决了失地农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综合比较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借鉴运用。
其次,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要逐步把全部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在就业、就医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市民待遇。当然,社区管理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被安置居民的主动、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社区居民的认同,也影响着被安置村民能否顺利适应城镇新环境。因此,社区居委会等管理机构要积极倾听被安置村民的心声,在充分尊重他们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商榷,最大程度地以他们的利益为导向。探索建立动迁党支部等组织构建,加强人员分类管理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传统村民快速适应并融入新的社区生活方式奠定良好基础,使得被动城镇化群体在城镇化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过程中加强文化认同,实现自我认同的内部与外部性协调一致。
最后,应当强调可持续发展。设计既有助于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城市与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被安置村民的再就业保障,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和支持群体再就业。其实,被安置村民城镇社区适应的核心问题在于就业问题。目前而言,仅通过补偿和保障是不够的。地方政府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并对创业者实施政策优惠和财政扶持,促使被安置村民的自我发展。另外,地方政府调动失地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奖励参训学员中的优秀学子,例如帮助安排就业、优先推荐用人单位等方式来调动广大失地农民的参与热情。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提供公益性岗位定向招录失地农民,并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该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永友,徐楠.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J].管理世界,2011(01).
[2]郭占峰,付少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困境与应对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
[3]林乐芬,葛扬.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10(01).
[4]金晶,张兵.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模式探析——基于江苏省16县(市、区)320户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0(05).
[5]章友德.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6]国务院课题研究组.中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及若干政策建议[J].改革,2009(05).
[7]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6(02).
[8]沈关宝,王慧博.解读“失地农民问题”——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8(01).
[9]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01).
[10]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