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棵
罗伯特·雷曼
永远的白色
TIPS 极简导出的安静并非空无一物
节制但充满存在感的极简主义艺术,需要一种十分安静的环境,才能充分释放它们的能量。如果你不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也许是你的心不够安静,而让你的心不够安静的原因,也许是你的居住环境太过嘈杂。合适极简主义艺术的空间,最好除了生活必需,基本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繁缛装饰,呈现出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就好比进行了身体和心灵的净化。在这样一种“场域”,你可以与极简主义艺术对话了。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缘起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一项艺术运动,是抽象艺术走向极致的一种表现。极简主义的形式以直线、几何为主,其观念从艺术延伸至建筑、设计、音乐等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对于极简主义艺术,人们通常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具象写实是一种技术活儿,抽象表现是一种激情流露,而极简主义是徒有虚名的。尽管有一些极简主义艺术家过于擅长理论,作品空洞,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极简主义作品,是形而上思考与强大执行能力的完美结合,包括对材质的敏感把控,对比例和结构的精密计算和对任何微小细节的精湛处理。
当下国际拍卖市场上,极简主义时期的作品一直是热点之一,说明其地位在经过长期积淀后,呈现出公允的客观评价。以其卓尔不群的纯粹感,极简主义艺术为现代主义走向终结抒写了一个完美句号。
2014年11月,苏富比拍卖行在美国纽约拍卖一幅罗伯特·雷曼(RobertRyman)创作于1961年的画作《无题》,估价高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约9000万至1.2亿元人民币)。消息一出,引发了大规模讨论。有人认为这样的评估简直就是疯狂。拍卖行一方面承认“对于收藏家而言,极简主义的单色绘画并非是人人都能欣赏”,另一方面又表示“对于破纪录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雷曼的作品价值长期以来被低估了。”
这种对于极简主义艺术的矛盾心理十分具有代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纽约和巴黎两大城市为中心,抽象艺术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抽象艺术集中体现为极简主义,罗伯特·雷曼就是此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
罗伯特·雷曼出生于1930年。雷曼大学读的是理科,然后又读了一年师范学院。1953年,他为了音乐梦想来到纽约,结果音乐家没当成,他去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保安,一干就是七年。在当保安期间,他开始了漫长的单色调绘画实验,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白色绘画的多样性探索,他的画面,尽管从远处看是一整片简单的白色,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张画面上厚厚的白色颜料,有着十分丰富的肌理效果,而白色下面,也有着不易察觉的层次。
曾经有过一个雷曼展览,在白色的墙上挂了20余幅白色的作品,观众走进的好像是一个空的展厅。然而不同于一般徒有观念的极简主义绘画,雷曼的画面总是充满了由各种笔触带来的丰富视觉阅读体验,因而成为不少画家眼里的“画家”。
雷曼现今已是85岁高龄。在西方艺术界,他被视作单色画、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的重要人物。这个当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保安,日后却有28幅作品被该博物馆收藏!
艾格尼·马丁
网格画家
TIPS 如何将极简主义艺术融入空间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最初由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现在已经成为设计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极简主义艺术融入空间。你不妨将自己想象成设计师,在少即是多的原则下,尽量让空间维持一种整体感,寻找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和谐,将任何突兀的元素去掉。少即是多,并非无,而是因为减少了,反而体会更多。
说到极简主义的观念,作为一种西方文明的产物,从远看,极简主义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一脉相承,在现代主义的脉络里,极简主义与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的抽象实践密切关联。一言以蔽之,极简主义是现代主义探索的最终成果。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极简主义在中国比较难被接纳和理解,因为这种趋向绝对的追求并非出自中华文明的本源。
上世纪一批名家设计师推出的个人家具,成为极具符号性的艺术品,无论是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纳椅,还是伊姆斯夫妇的经典餐椅,这些设计雕塑般的造型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空间里的亮点所在,在现代主义的大背景下,它们与极简主义作品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不同形式艺术作品之间的共栖共生。
一生举办了85个个展和2个回顾展的艾格尼·马丁(Agnes Martin),是世界画坛上的一个隐土,她长达50年的艺术生涯,几乎都在孤独中度过。
艾格尼·马丁1912出生在加拿大一个贫困牧区,1931年移居美国。她并非一开始就立志当一名画家,还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直到30岁,她才决定要成为一个艺术家。1957年,她把工作室搬到了曼啥顿,逐渐声名鹊起,被认为是抽象艺术和极简主义中的关键人物。
马丁一生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包括幻听、抑郁和焦虑。1961年的一天,马丁被人发现精神恍惚地游走在纽约街头,送医院后诊断为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在以后的几年当中,马丁因此病发作而反复入院治疗。在1967年以及之后两年间,马丁决定离开纽约,开始一次漫长时间的公路旅行。她游历美洲,并且因此停止画画很多年。这之后,她选择在新墨西哥州的小城陶斯定居下来,直至2004年去世。
由于精神分裂症,马丁的作品评论总是被人与这种疾病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并非来自喜悦和幸福,却是出自孤独和苦难”。如作家Nancy Princenthal在为马丁撰写的传记中描述:“虽然她的声音并没有告诉她如何作画——但是它们仿佛清晰地驾驭着她的作品——她所获得的图像完全地来自她的灵感并且坚定而清楚地表达了一种声音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她听到和看到了别人所没有的世界。”
然而马丁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样表述过自己的艺术理念。她一生坚信“艺术须来自灵感(Art must derive from inspiration)”。“这些画面表达一种纯真”,她在1 973年印制自己的版画《晴朗的一天》时写道,“如果你能和它们并行,并且把你的想法同它们保持在一种虚无和平静的状态,你就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受,那是对生活的一种完全的回应。”
在艺术史中有一个现象,人们往往喜欢将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归结为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女性的特殊性等,这样的评价恰恰意味着女性艺术创作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精神思考,而只是出于生理层面的驱动。这些评论降低了这些女性艺术家创作的价值。
面对艾格尼·马丁的作品,你很难发现其作品与精神疾病之间的真正联系。正如她自己所言,这些作品的画面中永远保持着平静,时刻展现出一种对内在感情世界的观照。这种观照通过不同的色彩、光线、线条和笔触,充满了细腻微妙如呼吸的变化。
艾格尼·马丁于2004年去世。今年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为她举办了大型回顾展。序言中引用艾格尼-马丁生前的话语“美是生命之谜,它不只是在眼里。它在头脑里,它是我们对生活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