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珍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读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所迫切需要。只有加强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说话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问题,最终使学生具有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口语交际巧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形式多样,越来越生活化。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中最基本最便捷的形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读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所迫切需要。特别是农村学生,与人接触少,出现不敢与人交流的现象,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就成了农村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借助教材中的插图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内涵丰富,容易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把握时机,灵活创设语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对话”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有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些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对话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对每一幅插图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口语交际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如《我的母亲》一文中的插图,生动地表现了“我”的母亲对自己的子女深深的关爱之情:一个夏天的夜晚,“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看见母親独自坐在床边为“我”做鞋。这时,“我”坐了起来,特想陪陪母亲谈谈心……教学时,笔者利用课文的插图创设语境:假如你们就是文中的“我”和母亲,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自选角色,自选伙伴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利用文中插图,通过“入境”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对于语文课本中以景物为主的插图,同样可以利用其创设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如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一文时,笔者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看图,根据自己的爱好,把自己当成图中水上的一座桥,置身于图画之中,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文中的“水”进行自由交谈,在有趣的漫谈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3.利用文中插图,通过“说”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如在教学《老山界》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红军战士在老山界艰难行走的情景,然后以“红军叔叔,我想对您说”为话题,要求学生要有中心、有条理、有礼貌地向红军叔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要求做到“说真情实感”,通过“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借助教材中故事情节的“空白点”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一些情节往往由于表达的需要,被作者省略了,形成不少“空白点”。因此,文中的“空白点”也成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资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无中生有”,灵活创设语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如《孔乙己》一文,对于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场面,作者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的描述,这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空白点”设计一个“孔乙己被打折腿的场面”的语境:让学生自由充当“孔乙己”“丁举人”及其“家丁”,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进行对话。通过扮演角色,学生既理解了人物个性,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借助教材中“戛然而止”的结尾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故事情节到了结尾就戛然而止,让人看了“余音未了”。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结尾这一“余音未了”来创设语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如小说《窗》结尾说:“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此时,笔者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根据“不靠窗的那位病人”此时的心理活动,续编续说一段他此时此刻最想说的心里话,进行“续说擂台赛”。在比赛中,学生众说纷纭,滔滔不绝。通过有趣的“续说竞赛”,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学生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活动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教材,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灵活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全面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