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的实践与分析

2015-05-30 05:48张净雯韩美玲潘瑶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实践

张净雯 韩美玲 潘瑶

摘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文通过分析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优势及目前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全程、形式多样、科学发展的就业指导的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完成适合个体特征的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实践 分析

中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复杂,也将更严峻。2015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大约有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749万。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激发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热情、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是当前严峻形势下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后的持续发展能力。

一、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优势

1.辅导员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业指导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业指导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辅导员承担了学生管理工作

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与学生接触密切,便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感等动态情况。只有熟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个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3.辅导员承担了就业管理工作

毕业生毕业、就业管理工作大多由辅导员完成,由此辅导员积累了丰富的就业指导实战经验。辅导员能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部分就业典型案例现身说教,有利于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接轨。

二、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突击进行

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集中在学生毕业前突击进行,严重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2.就业指导形式枯燥

目前的就业指导多数采用传统的单向理论灌输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就业指导目标单一

就业率是可以量化工作业绩的指标,追求高就业率,似乎已经成为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单一目标。断章取义的理解和强调“先就业、再择业”,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后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辅导员有效开展就业指导的实践策略

1.以入学的就业指导为开端,开展全程的就业指导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阶段性、连续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帮助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和自己的合理定位。大一重点进行就业意识启蒙;大二重点进行分析自我、认清专业、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大三重点了解社会用人需求标准;大四重点进行面试技巧的培训。

全程就业指导并不以学生毕业为终点。在学生毕业后,长期跟踪和掌握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有利于检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同时根据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更好的服务学生,提高指导水平。

2.以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不该是将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应该是教会学生就业求职的方式方法。同学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类活动,能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辅导员的就业指导。通过知识的内化,积极思考,来完成符合个体特征的就业过程。

(1)开展启蒙学生就业意识的文化实践活动:举行“选择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选择小城市的一间房”等以就业观念为主题的辩论赛,有助于学生在辨证思维的过程中进行就业观念的思考和分析;举行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活动,带给学生对照优秀案例,来启蒙学生自我规划的意识。

(2)开展指导学生分析自我、认清专业、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文化实践活动:第一,通过开展简历制作、职业生涯规划这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自我的过程远比活动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学生通过客观分析自我,把握自身个性特点,才能合理定位。第二,通过专业导论教育、职业礼仪展示、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认清专业,了解学科前景和发展方向。培养职业素养的同时,坚持职业信仰教育。第三,指导学生开展职业背景下的文艺晚会、PPT制作讲课比赛、专业知识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形成就业优势。通过感恩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开展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社会用人需求标准的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自身的能力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宜。信息获取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个人技能。拓展信息获取途径,更快更好地收集各种信息,才能全面把握就业机会。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就业信息调查,亲身体会、对照社会用人需求标准,来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同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找出自身不足,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使自己提高、完善,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

(4)开展培训学生面试技巧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招聘会等形式,给予学生适当的面试技巧指导。

就业指导中以大量的校园文化及实践活动为载体,辅导员必须注重将这些活动真切落实,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而不是拘泥于形式。

3.以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开展科学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的目标绝不是单纯提高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后续发展的能力。就业指导应以学生更好地持续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秉承终身发展的就业观念逐步明確职业目标,并鼓励其为之努力奋斗。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特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参考,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学生开展全程、形式多样、科学发展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的本领,深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才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及其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

[2]常卫恒.对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08).

[3]陈勇.专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利弊与完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4,(16).

[4]高晓琴,褚必海.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08).

[5]冯艳,李海普.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2,(05).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实践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