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娇
摘 要:1993年,托妮·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今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黑人作家和第二位美国女作家。她对当今世界文坛最大的贡献在于用文字让世界聆听到了美国黑人的心声。她的代表作主要有《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宠儿》,《爵士乐》等。在作品《爱》中,她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表明威胁女性自我赋权的根源首先是来自种族内部的父权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爱 女性友谊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英国 《观察家》曾经这样赞美她:“当她开口讲话,整个美国都洗耳恭听。”
作为唯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洲裔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并非出生于文豪世家,她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母亲则是一名白人家庭的佣人。一贫如洗的家境让她从小就半工半读,不过凭借她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黑人大学:霍华德大学,随后又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总是着眼于她所属黑人族群的生活视角,尤其着重于望向黑人女性的生活,歌颂了黑人女性间温暖的友谊,这正是支撑她们在不公而艰难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动力。2003年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爱》问世。在她前几部作品如《宠儿》《所罗门之歌》中,她所描述和阐释的主题其实都离不开爱,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是对自己民族的爱。而这次更是以《爱》为书名,更是直面双重压迫和边缘地位而大声疾呼爱本质的多方向的思考。莫里森曾经自述:“我写爱或它的缺失,我写的东西我想可以称作悲剧形式,里面有净化和启示,我倾向于悲剧。”
托妮的这本《爱》和那些表达浓烈爱情的小说不一样,它文字间夹杂着淡淡的忧伤,慢慢的你也能体会出那种刻骨铭心的爱,那种真正让人无法表达,无法说出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淡忘,但是其实已渐渐溶入骨血里让人无法忘怀的爱。
爱,是如此的艰难、复杂而浓烈,正如书中原文叙述的那样“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忌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而莫里森并不局限于停留在对爱绚丽多姿的描述上,而是揭示了美国黑人如何在逆境中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谋求与不同种族尤其是与白人之间的和谐与共存。
谈及《爱》时,托妮·莫里森也曾这样说“人们说我总是在写爱。永远是爱,永远都是,我点头,是的,但也不对——不准确。其实我总是在写背叛。爱是天空,背叛是闪电,把天空撕开让我们看清楚。”我想她或许是用她的文笔呈现了爱的多样性,或许爱本身也没有多么高尚,所以也就别计较它有多么低贱。
在《爱》中,女性友谊主要叙述了克里斯汀和希德之间的友谊的萌芽、摧毁和修好。尽管莫里森对克里斯汀和希德之间的友谊细节着墨并不多,但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她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父权制体系的抗争。克里斯汀作为度假酒店老板柯西的孙女,无意间结识希德后和她成为了好朋友。然而克里斯汀的母亲梅却因为希德的身份和贫穷的家境阻止她们的来往,为了维护友谊,她们冲破阶级甚至是母女关系的束缚。
莫里森刻画了这样一个社会层级的分化来作为女性友谊的障碍,是为了鼓励女性们跨越阶级界限建立友谊。克里斯汀和希德分享她的玩具、衣服、甚至秘密当然还有自家的海滩(Love 133)。她们挑战的不仅是来自社会阶层分化的传统观念,更是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们,包括她们的家人,而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她们的母亲。
克里斯汀的母亲梅忙于酒店生意而疏忽对克里斯汀的照顾,而希德的母亲也忙着赚钱好抚养她那么多的子女。对于克里斯汀和希德来说,她们都缺失了母爱,而正是她们之间的友谊弥补了这种缺失。
然而,尽管她们的友谊如此牢固,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克里斯汀的祖父柯西与希德的父母进行了金钱交易,迫使年仅十一岁的希德嫁给他。两个人由好朋友突然变成了孙女和祖母,希德也瞬间成为了这屋子的主人,姐妹情谊逐渐变成了误解、憎恨和敌对。一年有那么一次或两次,她们互相扭打,撕扯头发,最后她们停下来,却又想着用其他方法来加剧对方的痛苦(Love 73)。而这样的关系在柯西死后也未能改变,因为希德已经适应了这样奢侈舒适的生活也适应了这样的身份,更因为柯西的遗产让她们继续相互争斗相互折磨。一天,希德想私自修改遗嘱被克里斯汀发现后推下阁楼,摔成重伤。
在生命的最后,她们第一次认识到了柯西对她们关系破裂要付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把希德从克里斯汀身边夺走了,是他利用金钱交易买下希德从而使这段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这个认识来的已经太晚了。她们在冰释前嫌后短暂地享受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不久希德就去世了,留下克里斯汀一个人。还好,最后能与之握手言、安心看着希德的离去。
虽然莫里森每部小说中所描写的痛苦各不相同,但都揭示了女性不同的被压迫方式,正是这些压迫方式迫使女性联合起来进行抗争和反击。她在《爱》中探讨着独立、生存与责任等命题,探讨着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探讨着爱,同时也在探讨着极端的爱对人造成的伤害。在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世界里,主人公最后才发现她们之间最初纯洁的情谊才是生命的基础、生活的真谛,这也是莫里森要告诉我们的。
参考文献
[1] Abel, Elizabeth.―(E)Merging Identities:The Dynamics of Female Friendship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By Women[J].Signs: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981(6):413-35.
[2] Carmean, Karen. Toni Morrisons World of Fiction[J].Troy:Whitston,1993.
[3] Kubitschek,Missy Dehn.Toni Morrison:A Critical Companion[M].Westport:Greenwood P,1998.
[4] McKay,Nellie Y.Critical Essays on Toni Morrison[M].Boston:Hall,1988.
[5] Morrison,Toni.Love[M].New York:Alfred A. Knopf,2003.
[6] 托妮·莫里森.爱[M].顾悦,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7] 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J].当代外国文学,2007(4):123.
[8] 胡俊.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姐妹情谊[J].当代外国文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