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国际经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5-05-30 02:43师超孙畅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国际经贸技术型民办高校

文/师超 孙畅

一、应用技术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常态下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随着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铺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模式。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将是拉动国家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的民办高校,培养兼备系统理论知识和扎实实践能力的国际经贸复合型应用技术性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国家战略。2014年以来,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明确的指导方针与政策,提出了当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生产方式变革的需求,推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服务于社会公共服务。2014年4月,教育部在河南召开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其中的重要议题就是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同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有600所本科高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其中的308所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校以及287所独立学院将率先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尤其是民办本科的独立学院,国家对其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意见,“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民办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向“产教融合”转型,以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为教育目标,这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问题,在这个“新常态”的时代浪潮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特点上看,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第一,贸易结构优化,服务贸易比重增大,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增长突出。第二,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兴贸易方式,贸易方式网络化趋势明显。第三,贸易法规逐渐完善,贸易方式的制度约束趋同国际规范。这些都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从当前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上看,多数企业期望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本职工作,甚至是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因此,企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综上所述,传统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贸易形势下的人才需求,民办高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在加强新的贸易理论、方式、规范等方面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民办高校改革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二、民办高校国际经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明确目标定位

(一)不同类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700多所。这些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倘若将培养目标分成四个部分,即培养人才类型、人才能力要求、培养人才去向和人才从事的具体工作;根据高校主干学科特点大致分成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那么,我们可以比较出不同类型高校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见下表1)

表1 三类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对比

综上所述可知,各类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该学校的主干学科设置有关。通俗的说,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本身是与学校自身学科优势相结合的。

(二)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参照公立本科高校来设定的。但依据我国的高校特点来看,公立的本科高校通常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这样的目标定位与当前民办本科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差异。而民办本科在选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避免趋同于高职高专的“操作技能型人才”。这里所谓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是指某一行业的熟练工人或岗位能手,对具体业务较为熟悉或者怀有一技之长,岗位定位为基层、一线、执行或操作层面的“工匠”。而民办本科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应当是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仅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分析总结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加以改革与创新的“业务专家”。

想要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相应的高校应当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积淀,能够以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但不能以发展基础研究或书术研究为主从而脱离实际工作需要,同时研究也不能过于浅显,变成就业技能培训班。其次,以“应用”二字为核心价值取向,强调利用理论解决行业或生产前沿的实际问题。实践需在培养过程中占一定的比重,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高校需能够与地方相关机构或行业形成紧密的联系,人才培养能够直接对应行业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中国,最接近这三个条件的就是民办本科院校。

在上述分析的前提下,我们可知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目标定位应当以服务于地方外贸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具体而言,则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实操能力且具有某一目标行业基本知识的专业化国际经贸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对民办高校国际经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根据之前论述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民办高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服务于地方外贸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二是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注重“产教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且行业针对性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体系要契合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要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具有系统性、关联性,不仅能够适应实际需求,还要有新意。专业的基础课课时量不宜太多,教学内容做到简而精。专业基础课则应涵盖与国际经贸有关的基本原理、制度、体系与规则,对于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要做适当的处理。选修课突出实用性和可操性,要具有时代特色,例如网上交易、电子通关能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作为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应用性的计算机和外语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适当的设置办公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外贸业务软件等应用性软件的专门教学,加大外贸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最后,在强化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同时,在一些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制作、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实务性较强课程中,增加实训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学得的理论知识能及时在实训中得以消化。

(二)教学方法强调“一体化”

国际经贸这一学科本身就具备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社会意义。因此,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应当注重“教、学、做”一体化。 “教”应当以启发引导为主,理论课案例的选择则以经济热点、社会焦点为主,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利用理论知识。

分析实际问题。实务技能操作课应当尽量引用企业实际案例,针对经贸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操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外贸交易活动中重点环节包括哪些,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有哪些,解决途径有哪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可以将企业主管和业务精英引入课堂或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知识,增强对实际业务的认知。最后吗,适当的选择课程方向布置结业论文,论文本身可与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可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训练。

(三)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就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在明确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适当的构建模拟实验、校外实训、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实验室模拟教学

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模拟教学,使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掌握国际贸易业务基本流程和合同履行的手段与方法,学会制作外贸单证,培养学生在模拟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专业见习比例

应保证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到不同企业进行观摩和学习。让学生直观感受进出口业务流程及管理、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

3.重视学生社会实践

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毕业的条件之一,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调研报告,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从实践中学的能力。

4.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加强与实习单位合作关系,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真正学到国际经贸业务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

5.大力支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保障充分的经费投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长期、稳定的见习、实习等实践机会。

6.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及指导

毕业论文要选择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题目,最好与学生毕业实习相结合。论文审阅要严格,指导要细致,答辩评分标准要严格,全面衡量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毕业要求。

(四)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创新可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教师,学校应提供机会,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外贸企业、海关、报关公司、商务局等企业和机关进行实践学习,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在企业或相关机关工作过的专、兼职人员,可将其引进高校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教师,并给予这些教师提升理论素养的机会。

(五)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应当以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为核心。因此,高校应当与国际经贸相关行业建立长期的往来制度,由行业向高校反馈毕业生的人才质量,从而共同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调整、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审议和创新。

[1]陈小辉 ,王文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比较[J].新西部,2015(02).

[2]李德正.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独立学院转型的启示 [J].广西教育,2014(10).

[3]黄河东.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贺州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4(04).

[4]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5(2).

[5]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630/201406/170737.html.

猜你喜欢
国际经贸技术型民办高校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