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清
顾之川先生在《试述语文教科书的语言规范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语文教科书(课本)提供的言语材料学习、领悟,在接受言语思想内容的同时,经过持续不断的言语刺激,逐渐熟悉汉语言文字、组词造句的规则和习惯,进而形成语感,掌握母语。这就要求语文教科书中的言语材料必须是正确的、规范的,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足以作为语言表达和语言应用的典范,有助于促进民族共同语言的正确传承和健康发展。”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选用了吴则虞先生的《晏子春秋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的《晏子春秋·杂下》中《晏子使楚》一文。文中出现两处“何(曷)者也”,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教科书及相关教学参考书对这两处的翻译有些不妥。注释⑧“何为者:做什么的人。”应翻译为“何为者:是哪儿的人”。注释B13“曷”同“何”,什么。应这样理解:“‘曷同‘何,什么人、怎样的人。”理由如下:
我们今天在用现代汉语翻译古代文言文时,一般都要遵循清代严复提出的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与原则: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任何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都讲究文从字顺、文意畅达。要达这样的目的,就要特别关注具体的语境,还要照顾到当下的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这样才能上下文文意连贯晓畅,进而避免前言不搭后语、答非所问或言不及意等不规范语言现象的发生。且看《晏子使楚》中这两处“何为者也”语境及其翻译:
1.“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下面是书中的注释及教学参考书上的翻译:“楚王问:(被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属下的人回答说:是齐国人。”我以为这样的翻译是答非所问。譬如说,你正好行走在路上,碰到一人问你:“干什么去?”按照惯常思维,我们会回答他道:“上街。”、“火车站接人去”或“上班去。”等等,假如你不是这样回答,而这样说:“我是苏州人。”或:“我是澳大利亚人。”那么所问的人肯定对你的回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说,按照教科书中的思路来翻译这个句子:“做什么的?齐国人。”按照现代汉语理解起来,多少有些让人费解。我认为教科书中注释⑧“何为者”最好应这样来翻译:“是哪儿的人?”这样就应该顺理成章地回答“齐国人”了。显然,这句话有点问得超前了,因为下文还有一句:“王曰,何坐?曰,坐盗。”
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这句话2005版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来翻译的:“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显然,这里的“曷(何)为者”的翻译,应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哪儿的人?二是从事什么职业的?那怎么样问才能既简洁,又能包含这两方面的意思呢?很明显,教参上的翻译是不能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的。我认为如果改成“绑着的人是什么人或怎样的人”,这么一问,就可以在答话中包含了“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了。
在同一篇文章中两次出现了“何(曷)为者也”,每处该怎样翻译才确切,这不仅要看具体的上下文的语境,还要顾及现代人的表达习惯。不管怎样,怎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意思就怎么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真正地做到“信”和“达”这两个基本要求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