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娜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细读,是对语文文本沉睡的唤醒。语文文本是寓意深刻的故事,是饱含深情的述说,有时它会是一种情绪,有时它又是一种感性。王崧舟老师就曾经说过:“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教师能自觉地正确地解读语文教材文本,是确立教学目标,选择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的大前提,否则教学的一切手段都是一句空话。因而,对文本的解读是进行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倡导文本细读时日已久,但是许多教师正是因为在研读教材时没有真正直面文本,没有真正吃透教材,所以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
要抓住文本的根基,首先还是要先从文本自身入手。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分析和体悟。词句是作品的最基本的组成材料,也是文章精神内涵的载体。而关键词,在教材中是最能体现内容和主题的核心词语,也是帮助教师紧扣主旨,帮助学生融会理解的最好词语。因此,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就成了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当教师拿到一篇教材开始备课的时候,确定好这篇文章的关键词句的过程,是对文本及时进行细究,确认文本核心的过程。紧抓关键词句进行文本细读,对于课堂师生的对话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提升作用。无论是教师备课时的文本细读,还是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的文本细读,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紧抓关键词语去进行文本细读。
一、敏锐的分析力:关注能够反映情感的关键词句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捷径的过程。文本解读一旦出了问题,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低下。好的文本解读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构建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抓住能够反映人物情感的关键词句,有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这种关注需要有敏锐的分析力,是阅读文本必不可少的能力。
《最后一头战象》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一篇代表作。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在小学阶段接触的长文章不多,如何做好长文短教,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文本细读,认真钻研教材。在反复多次阅读文本后,我发现课文对于嘎羧的眼睛落笔至少有以下四处: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里却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青波荡漾的江畔。
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
通过这四处的关于眼睛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第一处的眼神是疲惫的、无力的;第二处眼神是见到象鞍后的激动心情的体现;第三处通过“凝望”可以感受到嘎羧的心情,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的情景;第四处双眼“炯炯有神”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嘎羧浴血搏杀的场面。眼为心声,通过寻找描写嘎羧眼神的语句,学生感受到了嘎羧眼神的变化,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它作为战象崇高的情怀。理解反映情感的关键词语是悟情的保证。文中的重点词语是表达文章情感的关键,寻找并分析这些词语对领悟文章意义重大,是值得我们花工夫去进行的。
二、敏捷的概括力:抓住文中起到概括作用的关键词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所以更不能放过那些直接点明主题的关键词句。清朝学者刘熙载曾经说过:“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话虽这样说,但真正点明主旨的关键句在哪儿呢?文本中的能概括主旨的句子同样需要读者敏捷的概括力,去发现与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就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要紧紧抓住那些能够统领全文的词句,引导学生快速解读课文,直奔主题。
以课文《草虫的村落》为例,通过通读全文后,我们会很容易地找到,课文第二自然段“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三自然段中有“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第六自然段有“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第七自然段有“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这样的语句,然后自然地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行文的线索即为“我的目光”。通过“我的目光”,“我”看到了“游侠”找到了家,看到了草虫村落的大街小巷,看到了音乐演奏者,看到了“村民们”的劳动生活。教师将此顺序一捋,学生就对草虫村落内作者的神游了然于胸了。
三、敏感的感悟力:着眼于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
文本细读强调沉入到言语中逐字逐句地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地读。我们在阅读教材时,经常会看到课文中间有些语句出现次数很多,使用较频繁,这些词句往往是作者特意强调的,这就有助于教师引领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揭开文章的主题。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并不是说作者词语贫乏,而是它们与文章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就是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之一,特别值得推敲和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反复出现关键词句的篇目也较多。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就同样出现了三次一模一样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通过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同样,在五年级下册《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通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朗读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孙双金老师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章是由词语构成的,细读文本首先必须关注词语。词语总在拔节,细心的读者能听到它的轻微声响。”文本细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细腻品读、反复沉潜文本,就难以捕捉文字背后的意蕴,甚至看不见表层的东西。只有对文本有了具体而深入的感知,有了“咬文嚼”字的探究,才会有融会于心的感受,才能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因此,紧抓关键词句不失为为文本细读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