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与领导智慧

2015-05-29 00:42胡月星
紫光阁 2015年4期
关键词:群书勤政骨气

胡月星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一个依靠法律,第二个依靠领导。领导智慧,也是政治智慧,如果政治人物离开了领导智慧,也就没有领导力。政府治理中“刚的东西”很重要,但是还要有柔的东西,要有领导智慧,刚柔要结合。

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关领导智慧的思想观点很多,初步归纳起来,体现在尚道、厚德、崇法、公正、养气、选贤、诚信、勤政等各个方面。

尚道。《道德经》里从前到后都强调的是如何把“道”和“德”的问题解决好。“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规律法则;二是道路方向。政府治理这个“道”在哪里?“道”从规律当中来,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法则当中来。政府治理还要把目标方向搞明白,规矩在哪里立清楚。尚道还要循道。政府治理要遵循天道,关注地道,更要重视人道。天道就是要把自然规律、发展的逻辑搞明白,政府治理有许多方面要注意顺其道而为之。“地道”强调有始有终,治理总得有个有头有尾有结果。“人道”就要强调修身和睦,敬业乐群,大家相亲相爱。努力做到天道顺、地道圆、人道合,政府治理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尚道还要悟道。悟道的根本在于崇尚和谐,贵在善治。和谐就要善治,多从和谐社会上着眼,多从民生保障着眼。要虚怀若谷,上善若水。在治理当中要强调为而不争、顺其自然,减少与民争利,不要人为地制造社会矛盾。

厚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养育万物能够生长庄稼,是因为土壤深厚肥料足。君子有了德行,如同地里有了肥料,就能够委以大任。立德之本,莫上乎正心,立德的本在哪?先从正心开始,心不正能量不足。有的官员正心不够,心的热度不够,心就软弱无力。领导的道德境界,就是内外兼修。内修自己的道德心,外修自己的行为。内心世界充实,道德修养高,就是个很好的领导。《群书治要》讲治国“六德”。一是宽厚。胸怀要宽广,包容度高。二是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信口雌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三是仁慈。要有仁慈关爱之心。四是恩惠。《孟子·尽心上》讲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这个“泽加于民”就是恩惠。有了地位、权力和经济实力,要为社会办好事。五是权威。有权力没有威信那就是权术,权力加上威信才等于权威。六是谋略。要有谋有略有眼光,善谋会断。《群书治要》讲“行有四仪”。就是“志动不忘仁,智用不忘义,力事不忘忠,口言不忘信”。“志动不忘仁”教导我们干事情对得起良心;“智用不忘义”就是维护公众道义;“力事不忘忠”,就是忠诚于事业追求;“口言不忘信”,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有的人信口开河,口是心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个假话掩盖另外一个假话,怎么拥有诚信?《弟子规》说得好,“行高者,名自高。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势是权势、地位,用势服人大家心里未必服气,只有把道理讲透讲明白,以理服人,听着才舒服。

崇法。崇法,就是崇尚法律地位,要有敬畏法律之心。只有崇尚法律权威,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吕氏春秋·察今》说过“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这个“悖”就是混乱的意思。法律也要与时俱进,死守僵化教条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政府治理的特征是法治精神。领导要率先垂范,自觉遵守法律制度。法律有三苦:一是制定法律者藐视法律,法律自尊受到伤害。二是维护法律者践踏法律,知法犯法,根本没把法律当回事,肆意践踏法律。三是运用法律者曲解法律。歪曲真相,曲解条文,断章取义,唯好恶取舍。许多冤假错案的出现都与制定者藐视法律,维护法律者践踏法律以及执法者曲解法律有扯不开的关系。

公正。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包括三点:一是公道,二是公心,三是公平。离开了公道就失去公心,没有公心就没有公平。《群书治要》里讲到,治天下有四术:忠爱、无私、用贤、度量。忠爱谁呢?一是组织,二是百姓。无私,强调的是无私心杂念,无私则刚。用贤就是用好人,选用贤良之才。“四术”中的度量就是讲办事的规矩,不能缺斤少两,搞弄虚作假。

养气。养气体现在“五气”上。一是志气,二是骨气,三是大气,四是和气,五是底气。

从志气上讲,有志者事竟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帅印可以不要,但是志气是夺不走的。志气有“四个不甘”:第一不甘平庸;第二不甘落伍;第三不甘颓废;第四不甘失败。很多人强调只能成功不甘失败,盛行的是成功学,不盛行的是失败学,很多人研究人如何成功,就是不研究失败,因为大家都恐惧失败。领导甘于寂寞但要不甘于平庸,看淡失败,但是不甘于失败。

从骨气上讲,骨气从哪里来呢?骨气与信仰价值有关,为民作主需要骨气。领导如果“缺钙少气”,就谈不上骨气。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人捡了一个宝玉,献给齐国大夫子罕,子罕看到这个宝物谢绝了,说你的宝我不要,因为我以不贪为宝,你送来的宝是珍宝,结果把我的宝丢掉了,我要自己珍爱的宝。以不贪为宝,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从大气上讲,大气就是浩然之气。大气有“四个有”:有眼光的人才大气,有胸怀的人才大气,有魄力的人有大气,有定力的人有大气。有的领导眼光狭窄,心胸狭窄,魄力很小,没有定力,哪有大气呢?

从和气上讲,“礼之用和为贵”,和气就是亲和力。亲和力从哪里来呢?一要体察民情,二要关注民生。要睦邻友善,上下相亲。领导经常要到老百姓家里去,经常看老百姓想什么缺什么,领导要知道上下相亲的重要性。

从底气上讲,信仰追求是底气的最根本的要求。要有精神状态,要有群众的支持信赖,要有公众满意度,这几样都没有,哪有底气呢?有的领导魂不守舍没有底气,说明精神状态欠佳,支持信赖不够,群众满意度不高。

选贤。事在人为,人始终是第一位的。《群书治要》里讲到,“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大意是用人有六大隐患:让贤能的人为政,却与不贤的人去限制他;让有智慧的人谋虑政事,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却与奸邪的人怀疑他。虽然想成功,怎么可能办得到呢!《道德经》里,老子也讲过“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哲理,刘邦设置拜将台拜韩信,刘备三顾茅庐,都是活学活用“善用人者为之下”的道理,成就了一番功业。

诚信。诚为政事之本。子贡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接着问: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当政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这也就是民无信不立,信为治理国家之本的道理所在。政府治理要讲诚信,领导要诚实守信、说话算数,这是领导的大智慧。政府要依法办事、信守承诺。

勤政。勤政就是要注意消除虚伪、隐私、放纵、奢侈的勤政“四患”。治理国家强调勤政不能浮躁虚假,不能以满足私欲为乐,更不能放纵行为,让奢靡之风绵延。勤政为民品质自高。领导要有德行,官要有品位,品在哪里呢?品在勤政为民当中。为此,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勇于担当,讲究时效,要踏实苦干真诚实在。领导生涯里“两个碑”要立好,一个是口碑,第二个是丰碑。口碑就是口口相传,众口称颂;丰碑就是国史记载,英名常存。丰碑是大英雄、伟人所享有的崇高荣誉。领导渴望追求丰碑,但能赢得口碑就足矣。

(作者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群书勤政骨气
题勤政苑雪景等
卢文弨《群书拾补》考述
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
谦虚
朽木颂
“虚假勤政”应矫治
省植保站 举办『倡导勤政廉洁、弘扬孝行家风』道德讲堂
拓展延伸
《群书治要》的传奇
惟有骨气映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