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勤政”应矫治

2019-09-10 07:22:44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勤政公务人员责任意识

2018年12月28日出版的《人民论坛》刊登尚虎平的文章指出,经过几年努力,各地群众深恶痛绝的“懒政”“怠政”等行政不作为现象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又出现了新苗头——“虚假勤政”现象。

文章指出,在傳统印象中,“一杯清茶一支烟,半张报纸看半天”的磨洋工,或者“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故意刁难,才属于行政不作为,而那些忙忙碌碌、紧紧张张、马不停蹄的工作方式一定属于“为人民服务”做派。然而,从笔者组织的“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现状”课题组在全国部分地区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行政不作为现象,它超越了过去“懒政”“怠政”的“粗糙”形式,呈现出一种看似勤政的“精致”模式,即“虚假勤政”现象。

在“虚假勤政”模式中,地方政府一改过去“庸”“懒”“散”的行事方式,有些部门中的公务人员在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内都忙忙碌碌,似乎有干不完的活,甚至要靠加班加点来处理事务,“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有的事。表面看来,这种工作方式非常符合我国传统行政文化所倡导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往往会赢得一片赞誉。然而,无论懒懒散散还是忙忙碌碌,都只是一种工作模式,最终能否实现行政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才是行政工作的落脚点。从调研结果来看,群众对那些忙忙碌碌的“虚假勤政”的反感与日俱增。他们认为,“只打雷不下雨”甚至比“不打雷不下雨”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它以勤政的表象蒙蔽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甚至变成了一种“勤政”表演,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民群众。

文章称,“虚假勤政”现象源于一些公务人员责任意识欠缺。扎扎实实搞形式、忙忙碌碌走过场式的“虚假勤政”,通过形式上“完美无瑕”来回避形成行政结果,以此躲避因结果不佳而可能导致的问责与追责,在此基础上,行政人员以“勤政”的表面功夫赢得自身职业的发展和进步。而要矫治“虚假勤政”,需从“个人—规范—绩效”三个层次着力,即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推动行政程序规范化法治化,推行绩效管理。

猜你喜欢
勤政公务人员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题勤政苑雪景等
牡丹(2022年11期)2022-06-09 02:53:56
省植保站 举办『倡导勤政廉洁、弘扬孝行家风』道德讲堂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42
新媒体时代公务人员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4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6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北方人(2017年3期)2017-04-14 02:55:00
论公务员勤政建设的重要性
世纪桥(2016年9期)2016-10-12 22:00:25
基层公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重庆行政(2015年1期)2015-05-28 08:05:29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