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娟
摘要:在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近十年我国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的现状下,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亿万学生以“每天锻炼1小时”为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
关键词:阳光体育 体质健康 有效性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氛围,并在运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正面影响,培养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活动中人人享有体育乐趣,身心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学校五、六年级383人。
3研究方法
3.1文件资料法。通过多种方式查阅我国相关政策、资料等有关数据和信息,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
3.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健康及每天参与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为课题提供依据。
3.3实验对比法。根据实验对象体能素质的个体差异,用运动处方的形式指导活动,动态分组分层次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改变组织形式等教学实验。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进行实验前后对照的教学分析。
3.4经验总结法。多种渠道收集获得有关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方法,并吸取有经验教师的经验,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按研究的规范要求进行总结分类,使其更具理论性。
4实施原则
4.1活动项目开设上,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五、六年级的学生好动、精力旺盛,偏爱竞争性、趣味性的活动项目,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
4.2学生体质健康方面,遵循发展性、全面性原则
通过活动的认真实施、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全面性指的是:活动的实施与开展应面向四、五年级的所有学生;活动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避免单一,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4.3学生安全教育上遵循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原则
活动开展前就要做好每项活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预判,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实施形式
5.1体育课程除进行传统内容的教学外,还增设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内容
开设阳光体育活动,要与体育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要选择优秀的传统教学内容,也要开展新兴的项目,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需求,如飞叠杯、呼啦圈,等等。
5.2规范体育活动时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把阳光体育活动纳入到教学日课表中,使每个学生每周每天至少一次参加体育活动。
5.3营造体育活动氛围,阶段性开展竞赛活动
日常体育教学很重要,但每个项目教学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举办一次年段内的专项比赛,如40人循环跳绳赛、40人单脚跳接力赛、20人绕圈接力赛等,每年还可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检测,更是最大程度上给学生竞争、展示平台。
6结果与分析
6.1实验结果 从表中我 们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五项体能素质指标明显高出实验前,如50M*8项目,由实验前19人优秀到实验后55人优秀,优秀率从4.9%到14.4%;坐位体前屈的优秀人数从16人到47人,优秀率从4.2%到12.3%,良好人数从146人到201人,良好率从38.1%到52.5%。指标呈显著差异,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活动及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为手段的实验深具成效。
6.2实验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给学困生的体育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在运动技能上有明显差异,学习效果欠佳。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设定不同的锻炼目标,变换教学内容,转变组织与教学手段,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有正能量的影响,从而达到其运动技能和体能有阶段性的提升。
6.2.1转变教学模式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做好三点:一是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合作意识、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二是有组织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每天上午大课间集体活动,时间30分钟;傍晚第二节课后进行班级分组活动,时间40分钟;三是活动内容多元化,具体有:集体项目(广播操、跳长绳等);分组项目,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实施由各班选出的2个项目,6个班级共12项,按星期每周轮转,更多方式途径让学生掌握技能;学生自主项目,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有体验游戏(合作跑、弹球、飞叠杯、滚铁环等),球类活动(轻排球、小篮球、地弹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踢毽子、呼啦圈等)
6.2.2加强理论指导,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制度
实验组的老师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建立健康档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定期写出总结报告。
6.2.3分层次教学
根据实验对象体能素质的个体差异,具体教学中由常规的进行分组转变成按学生体能素质情况分组分层次教学,视学生练习进行动态分析并随时做出调整,使学生都能按要求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7结论
7.1通过本次实验的分析比较,我年段通过改变传统阳光体育活动项目,改变教学分组的形式进行分层次教学,优化教材等实验,多围度激发体育学困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大限度调动大部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实效,成效显著。
7.2深化体育课堂改革,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师生良性的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阳光体育实效性。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综合能力,这不仅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更是对扎实学生技能的一种回归。
7.3对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设想。通过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而获得的成效,将更加认真落实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更新观念,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确保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宗湖.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1.
[2]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