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儒 秦森 罗婷婷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可谓利弊共存。网络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教育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价值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举例说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教育;困境及对策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缺的渠道之一,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价值教育面临困境。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网络信息较杂,过多地接触网络信息,容易使他们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等特征,能吸引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上网聊天、打游戏等上面,降低大学生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导致高校思想教育的质量不断下降。
2.网络的虚拟化使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困境。鉴于年龄、社会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尚未养成较好的社会规范意识,自律、自我教育的能力不够强。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学业压力、情感不顺抑或精神上、心理上的负担等现实,选择在虚拟网络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而不愿意回归现实生活。这样虚拟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脱离了很多社会因素的管束,任意放纵自己。这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绝对性的不良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强化高校思想教育的对策
1.牢牢掌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动权。一是借助网络优势,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校思想教育的网络平台,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很低,网站的内容不足以吸引大学生。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全面、周到、完善的网上服务系统,汇集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信息,及时发布学生工作的最新动态、校园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校园热门话题、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就业动态与信息等。因此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利用网络及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二是深入研究思想教育的特殊规律,寻求网络思想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各大高校应召集各类优秀专家联合开发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范围广的信息资源,服务于思想教育的开展,这样不仅仅能够将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等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可以将思想教育引向多元化发展,使得思想教育更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将其他的大众媒体,如校园广播、学校周刊、图书馆或学生会的宣传信息放到高校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上,逐步实现和完善思想教育与大众媒体的相结合,更深入地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逐步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网络社会既然是个社会,也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道德的约束,最主要的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虚拟网络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同时要接受网络的利与弊,自身要具备很强的自律、自制能力方能于网络中独善其身,而这样的能力则需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来获取。为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上自律能力,提高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使他们遵守网络道德,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实现道德自律。
3.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强化他律作用。一是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如今大学生高犯罪率的直接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和法制观念不强。尽管网络违法与普通违法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都是对公共安全、公共权益的侵害,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由此看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刻不容缓。在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中,除了要普及法律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守法、护法。二是切实加强网络立法,强化他律的作用。亟待解决的是建立和健全互联网立法。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起到引导他人遵守以及自律的作用,既能让原有的思想教育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又能维护和挖掘思想教育在网络信息空间的潜在管辖能力。因此,要健全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上规范网络运作。同时还要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审查、监控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进行清理。
三、结束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背景下,各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务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附带的优势条件,研究高校思想教育的新内容、方法和途径,以此来保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战.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王安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论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刘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