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福全+胡红
一、 读题导入
1. 读题——(生齐读)我和祖父的园子。
2.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选自她的小说《呼兰河传》,是她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结合课前资料,简单说说你对萧红的了解。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对萧红的介绍只做初步了解,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不断补充相关资料,增加对文本感情的认识。
二、 落实字音词义,发现语言规律
1. 走进园子之前,先交流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2. 读准句子。
当祖父下种(zhǒnɡ),种(zhònɡ)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zhǒnɡ)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liù)平。哪里会溜(liù)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zhǒnɡ)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3. 读懂三组词语,发现规律。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韭菜
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这三组词语有什么规律?(分别写园子里的动物、农作物、“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3. 文中有很多句子也很有规律,请看——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留意。
【设计意图】读准多音字是本文初读的难点,检查预习时教师提供了小贴士,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作出选择;三组词语的朗读别具匠心,意在引导学生初读时,关注园子里的一草一物以及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几个整齐短句的朗读,则引导学生发现萧红作品的语言特色,也为学习“自由的园子”奠定感情基础。
三、 品读语言文字,感悟人物情感
1. 扫清了阅读障碍,我们就可以到“园子”里去看一看了。文章有两处写到了“园子”,迅速找出来。思考:同一个园子,为什么要写两次呢?
2. 走进多彩的园子。我们先来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样样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设计意图】第2自然段是萧红幼年时看到的真实的园子,是自然的景色,从语言文字上看,学生朗读与理解都没有难度,此处可以让学生自己读读说说,无需教师多讲。
3. 走进自由的园子。同样是这个园子,作者在后面又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默读第13自然段,这个园子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旁边做批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4. 园子还是那个园子,为什么给“我”的感受却不一样了?默读3-12自然段,看看“我”和祖父在这个园子里做过哪些事情?(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5. 从这些事情中,你觉得园子给“我”的感受是怎样的?(自由、快乐)
6. 这个园子给了“我”太多的记忆。再来读读第13自然段,你能读出萧红的言外之意吗?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
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连续的六个“愿意”,整齐的句式,读起来像一首诗。这样的句式,文中比比皆是,所以有人说,《呼兰河传》是一本诗化小说。(感悟:儿时的萧红,就像这里的倭瓜、黄瓜、玉米一样,愿意……就……)
7. 倭瓜还是那个倭瓜,黄瓜还是那个黄瓜,玉米还是那个玉米,因为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它们也全都有了感情。这样的写法,在蝴蝶身上同样得到了体现。用直线画出前后两处写蝴蝶的句子,比较阅读,你发现哪一处融入了感情?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8. 小结: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融汇在特定景物中的写法叫做“寓情于景”。我们在阅读名家经典时,尤其在阅读一些景物描写时,要能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
9. 让我们和萧红一起体验这份自由快乐吧——齐读第13自然段。
【设计意图】第13自然段是萧红长大后回忆当年的园子,是带着感情色彩在写,那是心中的景色,只有联系第3-12自然段对“我”在园中自由生活的描写,才能理解文字的情感。前后两段写景,在比较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寓情于景”的精妙,水到渠成。
四、 拓展文本阅读,设疑留下悬念
从书后的“作家卡片”里我们得知: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是我们从文中读到的却只有快乐和自由。怎样理解这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光靠书后的“作家卡片”,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回去阅读萧红,阅读《呼兰河传》。读过了你就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把《呼兰河传》带入课堂,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由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这对进一步认识作者、理解文本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