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一、 结构指向——从失衡到均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于是有些人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指向语言文字训练,淡化阅读理解,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由内容分析为重心转为了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心。
阅读教学真的要弱化“理解”吗?当然不能。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明了——联合——概括——运用”视为教学的四个阶段,可见,运用的基础是理解。明了所学内容是初步理解;依据认知水平对信息作进一步的联合加工,概括抽象规律,建构新的认知,这是深度的理解;而能在实践中准确运用,才是真正的理解。
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写了什么,需要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同样需要理解。对于《槐乡五月》一课,笔者设计了“知,提取文本信息”——“悟,破译表达密码”——“诵,促进内化积累”——“写,习得言语能力”这样的教学流程,将练写置于自读、感悟和积累之后,学生就有了积极有效的表达和运用。所以,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要依赖于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得以实现。理解和运用是学生学习渐进的过程,不可偏颇其一。既重理解又重表达运用,读写并举,才能事半功倍。读写均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结构的常态。
二、 内容指向——从选择到转化
课文是课程的载体。从内容来看,语文教学要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转向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从课程论来看,语文知识和方法有四个层面:课程层面、教材层面、教学层面还有教师层面。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师运用自身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将课程和教材层面的语文知识及方法转化为教学方面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呈现、传授给学生。而一篇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很多,要实现这一“传输”过程,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转化。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基点。研究学习基点,就是掌握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及学习困难所在,从而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二是文本表达的特点。抓住文本内容与表达的独到之处,积累语言素材,识得言语规律,正是“这一课”的教学价值所在。
《槐乡五月》一课语言很有特色,文中使用了一些ABB式的叠词,还多用对称和错落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美和节奏美,使得语言文字如行云流水。然而ABB式叠词作为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只需巩固运用。于是,笔者选取了对称及错落句式作为本课的教学训练重点。教学片段如下:
师: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槐花的美和香?
生:“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师: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这两句话读上去很顺口。
生:我发现前一句和后一句好像是对称的。
师:是的。看,我把这两句文字变一变,就成了一首精美的小诗。(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师:再读一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写读得顺口,心里感到很喜悦。
生:表达出槐乡孩子摘槐花的快乐和满足。
生:这样写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师:运用这样的句式,槐花的香和孩子的乐就自然从文字里流淌出来。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读一读这段话。
师:课文中还藏着这样的句子,你发现了吗?
生: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生:第3自然段: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先是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内容,再由学习内容发现其表达的秘妙之处,体会对称及长短句错落句式的表达效果,然后举一反三,发现这一类句子,获得言语的积累和智慧。整个过程,学生借助“自读和发现”的学习活动,实现了从语文内容到知识方法的有机转化。
三、 目标指向——从聚焦到裂变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支配、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选择组织策略、使用教学媒体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走向,正所谓目标是“纲”,纲举目张。笔者认为,以“学语文”为指向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聚焦语文知识,聚焦阅读方法,聚焦能力培养。于是,笔者对《槐乡五月》一课的课时目标作了这样的划分:
第一课时:1. 抓住汉字偏旁认识并理解生字,重点学习“酿、醋、醇、醉”,指导书写“槐、顿”。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学习“摘取、组合关键词概说段意”的方法,提取文本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槐花的美和槐乡孩子的可爱。2. 引导发现对称句式和长短句错落句式,体会其表达的效果。3. 学习文中比喻句,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的方法、练写比喻句。
从两课时的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的“教”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制定、展开的。识字教学关注了方法,突出了识字的重点,这是以学情为基础而制定的目标。学习“摘取、组合关键词概说段意”,是顺应了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体会句式表达效果,感受槐花之美孩子之乐、学习多角度观察视角练写比喻句,既关注了文章的表达形式,凸显了主体性教学内容,又兼顾到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目标,方向明确,教学实施有据可循,贴近学生需要,着眼学生的发展。聚焦教学目标,纲举目张,以学定教,带来的是课堂教学方向的简明、教学内容的简洁、教学环节的简化,从而引发语文课堂效益的裂变,实现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增生。
四、 方式指向——从顺应到自主
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落实的凭借。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所体现出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辨识教与学的关键。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是自由、自主、自己掌握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在《槐乡五月》教学中,呈现出这样的对话:“初读了课文,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五月的槐乡到处白茫茫一片。”“请你上黑板把‘白茫茫这个词写下来。”“槐花盛开时很美。”“你写‘美。”“槐花香气要把我熏醉了。”“写下这个‘香字。”……“很多同学都觉得槐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语句看见了槐花的美呢?”学生由此进一步展开对文本的细读。教师由学生印象入手,创设话题情境,巧妙切入文本,抓住学生的语感顺势引深,教学便沿着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向行进。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由“教语文向学语文的转变”,需要教师关照学生的特点,找到切入文本和话题营造的契合点,伺机而动,推波助澜,就能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获得学习能力。
五、 方法指向——从渗透到统领
教学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教过,并不意味着教会;学过,也不意味着学会。语文课上的零敲碎打,浅析渗透是造成学生学习力弱化的主要原因。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应体现系统性和序列性,体现实践性和习得性。也就是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对一节课中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取其一点,扎下根去。”方法的传授,不能仅仅停留在水过地皮湿的层面,要让学生学会,需将方法的学习置于整个大教学环节中,以此统领教学思路,架构学习的语境。
《槐乡五月》第一段中有三个比喻句,按照从整体广角到远观及近看的顺序描写了槐花之美,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多角度观察方法练修辞的范本。因此,在学生学习第一个比喻句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之生动、文字之美、表达之妙后,随即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是怎么写出槐花的美呢?”“为什么同样都是槐花,在作者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姿态?”去探究第二和第三个比喻句,发现作者观
讲坛
察视域的差异。接着,让学生观赏一组槐花图,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多角度的观察视角,发挥想象,也来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槐花”,一句句充满幻想,极具灵性的话语从学生心中喷薄而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如一只白色的蝴蝶;有的槐花连在一起,近看像一串玉雕的葡萄”“有的槐花穿在一起,远看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有的槐花团在一起,近看像一个圆鼓鼓的灯笼”……学生凭借语言对槐花之美进行了再创造,这既是方法的迁移运用,也是语言的实践表达。基于语文知识和方法统领下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发展便有了根基,有了生长的活力。
六、 评价指向——从全程到终身
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即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多少。当然,对于有着千差万别的学生来说,衡量标准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以“学”为转向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中呈现的问题予以纠正的诊断性评价,是对学生进步和发展予以肯定的激励性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予以调整的指引性评价。评价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即从单一转向多维,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习方法、创新精神等。
总之,教学评价依归是关注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的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的引领,因为语文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