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乳品工程专业为例

2015-05-27 00:34李晓东王辉兰霍贵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李晓东,王辉兰,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乳品工程专业为例

李晓东,王辉兰,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以乳品工程专业为例,阐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探索组建就业与创业的“多师型”教师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同时实行“大”“小”双导师制,并探索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下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毕业生的自我反馈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乳品工程

从20世纪末起,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广泛普及。近几年,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人们素质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是史上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未来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保持在700万左右。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面对大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1]。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训练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技巧和管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2]。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较少,且成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缺乏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动力、创业准备不足;二是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和改革力度不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未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以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工程专业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担当重要角色。提高办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科教兴国的基本要求。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校大学生获得必备的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高校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教育,不仅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求职者,更主要的是要逐渐使其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激励自主创业,是在校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1]。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资源市场,大学生要不断夯实基础,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热情,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毕业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自主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组建就业与创业的“多师型”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要改革教育模式,以前的教学只注重公共课和专业课,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新创业辅导教师缺乏或者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知识有限。针对这一现状,东北农业大学组建了就业与创业的多师型教师队伍。多师型教师队伍由专业课教师、创业辅导教师、创业实践教师和辅导员等组成[3]。创业辅导教师要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同时要取得创业指导师的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创业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创业实践教师由学校聘请社会中的知名的创业家、企业家,以及企业中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组成。

改革教师培训和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到乳品企业接受培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能力,针对乳品工程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师评聘与考核的具体措施。不断完善乳品工程教师评价制度,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设计和制定一套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注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并将其毕业生的优秀程度、社会需求程度,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绩效等引入评价系统,从而实现对教师的综合客观评价。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

之前的教育体制忽视了对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培养,现在的课程设置要在与乳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融入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课程不再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而是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的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丰富他们实习的经历,为以后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创业课程是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课程。首先,增加如职业规划教育、创业理论与案例分析、创业计划、企业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由创业辅导教师或者聘请政府、工商部门人员以及企业家来教授。其次,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题讲座。学校聘请一些资深教授、企业家以及优秀的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讲座,以阐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讲述企业家自身的创业历程和优秀毕业生在企业中工作的经历为主要内容,在传授知识、创业经验、工作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再次,学校设立创新创业文化月。在此期间,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举办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开拓学生的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技巧和管理、沟通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参与合作团队,增强团队沟通、协调和管理的能力,模拟真实的创业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业历程,提高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改革教育课程体系就是将专业课、创业课、实践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和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从而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就业与创业指引方向。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校企合作教育

校企合作教育是完善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使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交流平台,通过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的几率。

(一)校企合作教育在完善和发展创新创业体系中的作用

1.由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学生在前三年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由学院统一组织,不定期到企业参观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实习的时间依据课程需要进行安排。

2.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

在企业中,学生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尽量熟悉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每一道生产工序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习结束之后,认真撰写实践报告,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学生大四时,进入企业进行正式的实习,实习时间至少半年

在企业中,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产品的工艺流程,而且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查阅文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课题,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

(二)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培养机制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创新创业体系,须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培养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组织结构

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成立“乳品工程专业”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 “乳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制定、方案的确定等工作,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乳品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

2.建立双导师制

学校的教师对即将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指导,学校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中的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学位论文的完成等工作。

3.确立培养阶段

主要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型、开放性的工程实践训练的创新教学模式,完成传统实习方式向全面工程训练的转换,形成“乳品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的格局。

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经费保障。由学校联合知名乳品企业设立“乳品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专项基金”、食品学院的教学基金和国家的相关建设项目经费,共同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对长期实习的学生,企业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其次,制度保障。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管理办法》《学生自主创业资助奖励管理办法、奖励学分规定》《挑战杯获奖作品奖励办法》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顺利发展。

5.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条例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条例,是保证学生安全和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首要条件。管理条例中包含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以及实践操作所注意的安全事项。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以实习日记的形式,记录日常实习中的工作以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另外,在实习期间,以研讨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工厂设计、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实习日记中,并由指导教师对讨论的结果给予指导。指导教师要阶段性地设置实习任务、确定实习进度,把实习中的重点环节交代给学生,通过提问、解答、反复观察、分析和比较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以避免学生在实习中出现走马观花和似懂非懂的现象[4]。实习结束时,实习生要写一份实践报告。同时,在实习期间,严格执行实习生的考勤制度,把考勤情况、实习日记、实践报告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内容,实习结束,教师依据考核指标和认知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

五、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立及“大”“小”双导师制的施行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唯一以乳品科学为研究重点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不仅拥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而且拥有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人员,包括15位博士生导师,副高级职称人员30名,29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同时,拥有100多位研究乳品技术的硕士研究生。

将进入重点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分配给导师(包括教授和工程师),然后导师将本科生分配给研究生带领,形成以博士/硕士生导师和工程师为“大”导师,研究生为“小”导师的双导师制。研究生导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具备了如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能力帮助本科生解决一些实习上存在的问题。“大”导师从整体上负责本科生的科研实习任务,包括实习的内容、实验方案的确定以及研究工作进度的安排,“小”导师负责本科生日常实验工作的安排,以及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国家、省部级几十项科研课题,并长期和大型乳品企业(如完达山、飞鹤、龙丹、摇篮等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大型企业集团)有科研项目合作,进入重点实验室的本科生将有机会参与国家或者省部级研究课题,以及校企合作的项目的研究。本科生在参与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可以体验新产品开发的流程,了解注意事项,同时可以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学会团体间的合作,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重点实验室实习期间,本科生不仅要了解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利用文献,还要懂得作为一名研究者必须遵从的学术道德。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做到一切以研究结果和事实为依据,不进行学术造假。同时,要在完成科研实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

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评价体系

在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往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片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根本,所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以学习成绩和实践成绩这两部分作为评价标准。

(一)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体现的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成绩不仅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的成绩,而且包括创业课的成绩。创业课成绩是以试卷的形式考察,试卷中的题目包含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开放性的创新创业设计,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创业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基础课成绩占70%,创业课成绩占30%。

(二)创新创业实践成绩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体系更深入化。没有实践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对实践成绩的给予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日常表现的评价。例如,定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讨论的内容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学生定期撰写实践报告,以报告的内容作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出勤率等也作为评价标准。二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成果作为评价标准。例如在企业中或重点实验室中帮助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成功创业等,这些成果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教师依据成果的大小给予成绩。

学习成绩和实践成绩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评价标准中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对理论知识的评价是评价标准的基础,理论知识越牢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创新实践能力是对评价标准的深入化,只有进行充分的创新创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修正。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学习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50%。

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发展的关键。一是毕业生的自我反馈。对已经毕业学生的信息进行存档,信息中包括学生的电话、邮箱、毕业生就业去向等,定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就业方向、工作地点、职位、薪金、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经历、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建议等;二是用人单位的反馈,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以及在毕业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毕业生的自我反馈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此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便于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予以优化和改进。

八、总结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经过研究和探索,成功地组建了就业与创业的“多师型”教师队伍,优化了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了创新创业体系,在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实习基地,并成功实施了“大”“小”双导师制。通过这种新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成功地培养了一届毕业生,毕业生的自我反馈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显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培养模式不仅适用于乳品工程专业,也适用于其他类似的专业,希望能为其他学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豪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J].企业导报,2012,(4):192—193.

[2]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95—198.

[3]王秀敏,梁丽,陈骅,陆慧娟,龚宇平.以产学研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68—70.

[4]李晓东,孔保华,杜鹏,郑冬梅.乳品工程专业创新型“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6—39.

(责任编辑:朱岚)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Case Study of Dairy Engineering

LI Xiao-dong, WANG Hui-lan, HUO Gui-cheng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hich is necessary fo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and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es to releasing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In this study, the specific model of train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used in Dairy Engineering is stated;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teams including many teachers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explored;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curriculu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optimized.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completed. Practical bas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established in the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big” and “small” double tutorial system is implemented and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is established for new training mode. Through the graduates’ self-feedback and social feedback, we achieve good results under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dairy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025-04

作者简介:李晓东(1968—),男,黑龙江铁力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乳品工程专业负责人,从事乳制品加工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JZ201301077),参与本课题的有:许晓曦、冯镇、侯俊才

收稿日期:2014-05-0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