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5-05-27 00:34廖晓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独立学院

廖晓丹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州 350008)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应用

廖晓丹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州 350008)

摘要:翻译工作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导向,注重翻译实践,使学生在合作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基于此,立足于独立学院的特点,分析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实施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探讨该模式的应用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一项语言技能,翻译能力全面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亟待提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翻译工作坊

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是一种合作式的实践教学方式。Gentzler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中,将其定义为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聚集在一起从事翻译活动[1]7。李明和仲伟合在其《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中指出,“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2]。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翻译工作坊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就某个具体的翻译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各成员基本能够接受的译文的一种活动。翻译工作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注重翻译过程,加强翻译实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翻译训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任务紧、翻译量少的不足,使学生在独立翻译中练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提高翻译能力。

二、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实施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

1.翻译能力培养受忽视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在读写教学中重注语法及词汇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甚少涉及翻译技巧及翻译训练,学生也意识不到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基本没有开设单独的翻译课程,对学生的翻译训练仅限于读写课上。教师要在四个课时内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包括词汇、语法等,还要处理大量的练习。因此,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翻译技巧训练。

3.教学方式不灵活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课堂中甚少讲解翻译知识,即使涉及对学生翻译能力相关的训练,也仅限于处理课文语言点中让学生翻译个别例句,而课后翻译练习更是无暇顾及,甚至仅仅让学生核对答案。

(二)实施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意义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翻译工作坊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1.关注翻译过程,宏观把握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翻译课堂基本采用“以译品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着重关注个别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3]。翻译工作坊则强调“以过程为取向”,使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深化翻译策略,最终提高其翻译能力。在该模式下,学生独立对材料进行分析、翻译,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能有效地提高语言基础薄弱者的翻译水平。

2.加强翻译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训练

翻译工作坊摒弃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精讲多练”。在该模式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掌握翻译策略,从而提升资源获取、独立思考、灵活变通的能力,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4]。翻译工作坊弥补了课时量有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翻译实践。

3.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与他人之间、与协作学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习者的知识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翻译工作坊中,学生是合作者和完成者,在翻译过程中承担着共同的任务,而该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自身的知识构建。

三、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应用

翻译工作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该模式以“独立翻译—小组协商—班级展示—教师反馈”为核心,具体细化为“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的任务安排。

(一)译前准备

译前准备工作主要由教师执行,在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变为“导”,要求教师在任务准备中充分发挥创造力。译前准备由两部分组成:确定小组成员和选择翻译材料。

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学习是个相互协助的过程,小组合作不仅能加速知识的构建,而且能创设轻松的环境,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学生分为4—5人的工作小组,可以按照学生宿舍划分,以便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相互监督。合作小组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几周轮换一次,让每位成员都能承担起职责。此外,每次小组翻译成果的考核成绩为每位成员的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各组员的积极性。

2.选择合适的翻译材料

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翻译材料并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首先,所选的翻译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出特定的翻译知识及技巧模块。其次,材料必须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词汇知识和文化水平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再次,要考虑到材料题材和体裁的广泛性,并且内容适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体现出翻译文本的真实性。最后,所选材料必须具有完整的语境,不能使用缺乏语篇性的句子作为翻译文本。

(二)译中任务

译中任务主要包括小组成员独立翻译及小组讨论两个方面。考虑到课时有限且“译中”任务繁重,耗时久,教师可将此阶段的任务安排成学生的课外活动,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何时何地进行小组讨论。

1.学生独立对文本进行翻译

学生拿到翻译材料后,教师可以事先针对材料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点拨,解决学生在题材、题材、翻译法等方面的难题,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词典,以扫除个别生词和术语的障碍,遇到困难时也可向小组成员求助或者将难点做好记号留待课堂上咨询教师,但总体上必须遵循独立自主翻译的原则,不能过度依赖同伴。

2.小组讨论确定最终译文

刘娜针对翻译工作坊教学法中同伴反馈效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反馈有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5]。因此,在小组各成员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后,小组可以展开讨论。组员可以从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取长补短。同时,针对大家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方法进行交流,并就翻译思路做详细的翻译笔记。最终结合组员的意见和建议给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译文。

(三)译后反馈

译后反馈是翻译工作坊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合作小组对翻译材料的反馈及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该环节既是对译中任务的检查监督,也是教师对翻译知识及技巧的总结和补充。

1.小组间译文展示

课堂上各小组以PPT的方式向班级同学展示最终译稿,并详细解释翻译思路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教师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译稿,并对该译文进行评论。教师可针对译稿中的优缺点进行提问,充分了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执行情况,同时使其他同学更加关注译文中的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

2.教师反馈

教师反馈分为两部分:课堂译文点评及课后意见反馈。译文点评是完善译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对翻译材料重难点的强化及翻译技巧的讲解过程。课后意见反馈指的是教师对小组上交的译文及翻译笔记进行最终评分和意见反馈。同时,教师可以保存好译文及翻译笔记,以备将来翻译教学实践及建立翻译语料库之用。最后,教师将最佳译稿展示给全班同学,供大家欣赏学习。

四、结语

翻译工作坊得到了众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认可,然而在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中,如何实施该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教师们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翻译工作坊,将学生所学专业与翻译教学相结合,使之日后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工作中相关的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Rutledge,1993:7.

[2]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3]朱玉彬,许钧.关注过程:现代翻译教学的自然转向——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教学法意义[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84—88.

[4]吴熙.高职高专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向——翻译工作坊模式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5):163—165.

[5]刘娜.翻译工作坊教学法中同伴反馈效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 (12):98—101.

(责任编辑:刘东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156-02

作者简介:廖晓丹(1985—),女,福建福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14407)

收稿日期:2014-11-07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2.060

猜你喜欢
非英语专业独立学院
浅议大学英语课堂设计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课堂词汇教学方式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