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 芳
(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校质量工程中的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研究
栾芳
(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一方面是建设,另一方面则是辐射和带动。目前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建设,对引领和示范关注不够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教学团队的均衡发展,必须思考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办法。
关键词:教学团队;示范机制;制度
质量工程作为高校发展的契机,对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团队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是高校的生命线。通过质量工程的长期建设,可以取得一系列名师、团队、精品课等丰硕的成果,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成果的层面上,而要将建设成果经验作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示范机制并推广执行,将质量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成熟的做法辐射开来,通过质量工程的示范引领,创建出更多有特色的优秀教学团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支持下,使全校各专业产生出新的名师、新的优秀团队、新的精品课程,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全校的教学水平与层次[1]。
一、现阶段优秀教学团队示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2003年教育部开启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四个项目,至2007年全面实施,“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形成了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促进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质量工程的各项申报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建设申报成功过后的后续榜样示范工作上,却一直得不到各高校的重视和投入,从而影响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发展,对已申报成功的优秀教学团队资源也形成了一种浪费。
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推广离不开管理制度的约束和适当政策的激励,良好的示范机制不仅对其他教学团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更给予原有优秀教学团队以良性的持续发展的影响。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不同于企业标准化一致的生产,不同于政府官僚式行政权力的施行,高校一直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教化社会、泽被人类为目标,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化批判和文化创造的精神。然而,目前高校的管理基本采用政府官僚式行政管理,刚性有余灵活不足, “千人一面”管理机制导致教学团队建设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团队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不足[2]。
在现有的教学团队建设和申报上,核心一般都集中在带头人身上,偏重于带头人是否是大师是名师,偏重于带头人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影响力,对团队整体能力的考察和展示不够重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然需要优秀的带头人立标杆、把方向,然而优秀教学团队更重要的却是要落在“团队”两个字上。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然需要一个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必然需要一种集体认可、能代代传承的文化理念,必然需要激发团队潜能、保证团队内部良性流动更新的管理机制,这些优秀教学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样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总结、去示范。
二、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的总体思路
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利益问题是关乎组织示范效果与人员激励有效性的核心问题。因此,将利益思想作为示范机制的基本思路,选择构建富有激励性的示范机制的具体办法成为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外部利益而言,提高教学团体在教育同行中的地位,完成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最终获得社会认可,是教学团队的外部利益。公平合理地激励组织内部个人和群体间的不断成长,获得现实利益的满足,是内部利益。内外部利益需要刚性制度的规范,需要根据利益影响的角度、程度,本着公平原则进行设计,需要公平原则与人本思想的保驾护航,确保相对公平公正的结果。
公平即不偏不倚,是指人(或团体)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公平一般是在理想状态下实现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公平。效率,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从古至今,效率与公平思想一直是人们的行为原则,总的来说两者是一致的,公平能够促进效率,而不公平会导致低效率,因此制定公平的制度、政策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为保证公平和效率,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应为各个团队、团队内不同个体提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因此“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也应成为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之一。
人本思想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强调尊重人的利益和物质需求,高校教学团队的特殊性决定相对于工具理性,人本思想在机制构建中更为重要。千百年来大学形成了独立自治、开放兼容、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的特殊属性,教学团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倡导学术自由的主导地位,尊重团队和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科研的特殊性的基础上,以优秀教学团队激发其他教学团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的具体办法
根据上述工作思路,制定一套程序化、规范化的教学团队示范机制,明确界定示范的步骤、顺序、方式、时限,能够有效地推动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工作。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可以制定统一的宣传推广流程,比如:确定示范教学团队——总结优秀经验——征集学习团队——组织宣传和奖励仪式——学习团队制定发展规划——新老教学团队互相学习保持长学关系——跟踪反馈。但是,在推广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培育中,要考虑团队的自身特点,做到流程设计科学高效、团队建设各具特色。在总结优秀经验的时候除了带头人成就、教研成果、梯队结构等这些外部可见的成果,还要宣传团队内部好的理念、作风、传统等潜在成功要素。在组织宣传上要突出优秀人物风采、组织理念精神,强调精神奖励以弘扬人文内涵,在学习团队发展规划中要设计出符合自身团队长远发展的理念、目标,在互学关系中保持自身特色的不断学习和培育,使示范的作用向纵深发展。
“学长制”和“长学制”是由世界十大转播公司奥美提出的,这种互相学习的制度非常适合组织内部或小组之间使用,既能提高员工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又对团队成员的情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校这种机制同样适用,在一个教学团队内部,可以组成1v1的长幼关系,老教师对新教师传授团队精神、理念、传统,传授自己的教学心得,带动和帮助新教师进行科研立项,以自己为范例向新教师展示作为优秀教学团队的一员应该呈现的形象。通过座谈、观摩、集体备课等机会,年轻教师也要把自己擅长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技术、年轻人的心理,甚至是时尚音乐、流行电影介绍给老教师。在教学团队之间也可以建立起这样长期互动学习的机制,外部管理规范化,内部成长情谊化。在长期的学习中,教学团队能够逐步形成和谐的文化观念,从而营造出宽容随和的团队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性。
评选出的优秀教学团队典型,是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的模范代表,他们的成功既有自身的不懈努力,又有赖于学校和学院有计划的建设和培养。通过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如授予模范称号、设立奖励基金等调动优秀教学团队的积极性,能够保证示范机制的运行。当然,奖励机制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是约束,根据示范和培育时间分阶段提出规划目标,制定标准按期考评。如果示范培育活动的结果与目标一致,或优于预期目标则总结经验、兑现奖励;如未能达到目标,则必须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修正偏差的纠正机制。例如,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也多与管理政策偏重科研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修正原来的奖惩制度,加大对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对于有突出教学成绩的个人和团体在待遇、评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只有通过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考评机制,才能保障教学团队示范建设工作的正确运行[3]。
培育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教学团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的能力、品格、价值观、忠诚度无一不与团队的软环境进行着反馈、调整和融合,优秀教学团队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对教学团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是,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很多优秀教学团队申报成功后,由于资金的继续投入和团队存在懈怠心理等种种问题,很难进一步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为了将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作用向纵深发展,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制定教学团队目标建设管理和检查制度,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地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团队的发展动态化和终身化,并注意投入专项资金支撑和保障优秀教学团队的继续建设与终身培育。
总之,以利益思想、效率与公平思想、人本思想为基本点,重视团队文化的培养和传承,建立健全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机制,形成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严格奖惩、考评和自我更新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质量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教学团队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教学与管理实体,促进团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振存.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2]郭长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5).
[3]曾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责任编辑:朱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040-02
作者简介:栾芳(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务办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