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剧中吸取人生的营养

2015-05-26 23:11王鸿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堰河刘兰芝祥林嫂

中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悲剧作品不少,生命的陨亡尤其让人记忆深刻,学生首先记得的是《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刘兰芝,《祝福》里的祥林嫂。但是,根据王晓旭《美的奥秘》中对悲剧的认识所述,“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那么,高中语文课本里具有悲剧特质的篇章还有很多,比如以身犯险、深入虎狼之国刺杀秦王却当场殒命的义勇荆轲;始终温和微笑却在段政府门前无端喋血的刘和珍君;勤劳、善良、慈祥,一生操劳到凄凉死去的大堰河;四面楚歌中慨然就死的项羽;遭受非人折磨备受令人发指虐待的包身工……这些作品通过描述、再现他们的不幸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冷峻思考。

悲剧之悲,必然令人同情,令人愤慨,可是,多年的执教过程中,笔者看到过许多这样的课堂镜头:教学悲剧时,课堂气氛常常是轻松的,甚至不乏愉悦。读书的同学可以把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的引人发笑;不少孩子学着鲁四老爷哼着说:“可是,然而……”课堂上没有凝重的神情,也没有庄重的心态,更没有形成崇高悲剧意识的可能性,学生就是课堂的看客。

为什么悲剧性如此强烈的阅读课会被上成了这样的“悦读”课呢?我们必须要认识悲剧作品的意义。“悲剧作品感人至深的力量,就在于它们活生生地写出了追求合理自由的生活的那种热烈情感和不屈精神”,而“人在压迫与不公平中爆发出来的力量,展示了生命力的活跃、充实、强大”。

以《祝福》为例。祥林嫂在一系列的压迫中不断反抗,先是逃走,继而惨烈地撞香案,在村民看来都反抗得“异乎寻常”;听说死后会被锯成两半,她毫不犹豫拿出几年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希望改变这种命运,临死前,还问有学问的我,“人死了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她头上顶着的伤疤,被人们看做耻辱的标志,但她“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但恰是它见证了主人公在不甘命运被左右时内心爆发的火焰,也见证了主人公生命力的“活跃、强大与充实”,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来自苦难者的“不屈精神”。

祥林嫂、大堰河、刘兰芝、芦柴棒,这些旧时代底层的劳动妇女们,承担着生育繁衍的巨大压力,承受着无比繁重的劳作,世俗还在对她们施加冷酷无情的利剑,将纲常的绳索深深勒进她们的肩膊。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在无边的苦难的泥潭里挣扎,她(大堰河)“含着笑”,她(祥林嫂)能够凭借双手生存“反满足”,她(刘兰芝)“妾当作蒲苇”,这是多么百折不挠的勇毅啊,她们的身上,哪一处不是叠合了我们祖辈含辛茹苦的身影?这不也正是在苦难中崛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吗?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受到陶冶,产生净化的作用。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必然带有现实的烙印,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我的影子,看到人生的痛苦迷茫,看到令人唏嘘的抗争,正是因为这种接近,悲剧人物才更让人有认同感,更能凝聚起人们心中的道德力量,从而唤起崇高感,在庄严肃穆的情绪中,荡涤轻慢与玩世不恭,让心灵得到净化,并渐渐涵养为不可轻易突破的社会道德底线。

网络时代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让学生愉快接受知识,也主张淡化时代背景,挖掘作品新意,寓教于乐,但是文学作品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郑重指出:高中语文必须“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不区分文学作品的表现主题一味将课堂引向轻松的教学态度,是不可以的,尤其是悲剧作品的教学,老师更应该警惕这种不良倾向,假如我们的课堂变得笑声四起,那么在戏谑的笑声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感将被淡化甚至被严重削弱,何谈感悟悲剧中主人公身上那种“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继而又何谈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这些拥有善良可敬品德的人被摧残,它激活的是我们对不公平社会的清醒认识,唤起我们推翻这旧制度建设“自由合理”的新生活的勇气。在悲剧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重从这些人物的灵魂深处去挖掘、去发现、去贴近,那么学生聆听到的才是主人公火山喷发般的热烈心声,灵魂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当这一个个命运可悲的艺术形象真正矗立在读者心中时,他们具有的不仅是审美对象的价值,更有直逼人心的教育力量,而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心中才会激起长远深刻的回响,才可能不再做课堂的看客,而是生命的归人。

王鸿燕,教师,现居四川广元。

猜你喜欢
大堰河刘兰芝祥林嫂
以人称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的突破口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也谈刘兰芝被休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泪写《孔雀东南飞》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
大堰河的形象分析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