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等观点,早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议论文教学中的“渔”和重点是什么呢?笔者在教学《谏逐客书》之后,觉得应该是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深层本质的能力。现不揣冒昧,以就教于同仁。
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熟悉“三要素”一般知识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具备了全面分析问题、严谨的逻辑思维、抓住深层本质的能力,有敢为人先的气概和魄力,并掌握了灵适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技巧,才可以称得上渐入佳境。即写作议论文,在“说什么”和“怎样说”两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在议论文写作中,“怎样说”是属于技巧问题,这虽然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说什么”,即议论文的论点,它是议论文的“纲”。抓准“说什么”,是写议论文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总是缺乏新意,没有深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深层本质的能力。
在文学史上,秦代除吕不韦门客共著的《吕氏春秋》外,能见经传的恐怕只有李斯那篇短短的《谏逐客书》了。尽管它只有七百余言,却被后人誉之为“善说”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极赞:“李斯之止逐客……此上书之善说也。”直到今天,我们仍把它作为优秀的论说范文来进行教学。它究竟“善”在何处?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怎样写”方面的特点,但这些都不是“善说”的根本。
评价一篇议论文是“善说”还是不“善说”,关键是看它“说什么”。否则,纵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娴熟的论证技巧,也终究会如陆游所说“爝火不能为日月之明,瓦缶不能为金石之声”一样,泯然众人而已。这和记叙文要求主题新颖深刻是同一个道理。
《谏逐客书》中的“善说”体现为逐客会带来的严重灾难:使秦国人才匮乏、毁掉霸王基业直至国破家亡。也正因为如此,秦王看后,立即“除逐客,复李斯官”。《谏逐客书》如果没有抓住这个“纲”,“说”的技巧即使再高妙,也不会达到这个效果。
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要首先解决好“说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并始终牢牢抓住这个“纲”。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有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要让思维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上,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和“吹尽黄沙始见金”的功夫。议论文教学只有首先着眼并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才有实在的意义,才有向“善”靠拢的可能。
现在的议论文教学还明显存在这样的缺陷:学生多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课文怎样讲,老师怎样说,学生便怎样听,并把书上写的和老师说的视为金科玉律。老师也多是停留在运用简单归纳或演绎方法讲透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上,很少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论点的正确和深刻程度,探究对同一题材、主题有没有别的或更恰当的表达方式与论证方法。这是一种就文章说文章的“小语文”教学方式,它给学生主要是形式上的东西,是僵硬的成品而不是鲜活的思想,是鱼而不是渔。学生能得到的深刻分析事物、把握深层本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的语文教学,用《师说》中一句话来说,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小学而大遗”,不利于学生思辨、写作能力的提高。
“善说”还必须敢想、敢说,敢为人先,我们在议论文教学中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不敢想、不敢说,人云亦云,裹脚不前,机械地跟在别人后面走老路,是不可能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议论文的。
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小语文”教学的局限中走出来,敢于对每篇文章的论点正确与否、揭示本质的深浅程度、方式技巧是否得当等进行大胆质疑。思想的火花是碰撞出来的;真理是反复比较而得出来的;探索、把握事物的深层本质,抓住“善说”根本的能力是在不断探究、质疑、比较、否定中积累起来的。思想僵化,人云亦云,囿于前人思想的藩篱,害怕“异端邪说”,不敢像李斯那样“批逆鳞”,发聋振聩的论说文就永远不能面世;迷信先人,墨守成规,像八股文作者那样无论思想上还是形式上都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写出来的文章只能作“覆瓿烧薪”之用。敢想敢说,伽俐略才敢把两个铁球带上比萨斜塔;敢想敢说,才有洪亮吉的《治平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问世……如果李斯唯秦王之命是听,“善说”的典范《谏逐客书》就与世人无缘。没有胆略,不解放思想,天天在前人的思想和文章中打转,论说文的教学想有大的起色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说的胆略是要建立在对事物科学分析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要有科学的依据。
在把握了“说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之后,下一步才是“怎样说”的问题。《谏逐客书》在这方面也堪称楷模,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必须在“说什么”决定之后,才能进行取舍、灵活运用。也就是说只有“说什么”这个根本决定之后,“怎样说”才能有所依附,才能发挥功效,为根本服务。
(郑扣莲 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