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义”在鸿门宴中的作用

2015-05-26 02:17李学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项伯樊哙张良

鸿门宴上,项羽轻易地放走刘邦,以致最后自刎乌江,留下千古之恨。后人每当论及此事,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人们往往说他胸无城府、目光短浅、刚愎自用、思维简单、匹夫之勇,总之一连串的缺点和错误。在很多人看来,当时一剑杀死刘邦,项羽就可以成就自己的霸业,哪有后来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悲剧结果!

笔者认为,事情不像读者想象的那么简单,鸿门宴绝不仅仅是一场待客之宴,它的背后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牵制,绝不是一剑下去那么简单。而项羽也绝不是平庸之辈,虽然刘邦在玩弄手段、谋权弄权方面比项羽高明得多,但项羽也绝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一点智谋,更不会出现连我们一般人都能看到想到的问题而项羽竟会看不到、想不出这样的情况。毕竟他是三军统帅,项羽能驰骋疆场、打下半壁江山,并不全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结果,其中也运用了不少的智谋。把他看成一介武夫,这本身就有失公允。鸿门宴上,他迟迟没有下手,确实有个性因素、心理因素,也有双方军事力量强弱、人心向背等外界因素,但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义”。因为“义”,项伯连夜报密;因为“义”,张良临危救主;因为“义”,樊哙舍命保驾;因为“义”,项羽功败垂成。“义”这根看不见的绳索,操纵着刘项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人物,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历史名剧。

首先说项伯:“项伯,项羽季父也。”文中有言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因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而对张良深怀感激。他虽是个缺乏远见、才智驽钝的平庸之辈,但也是个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践行者,“知恩必报”在他心中根深蒂固。“鸿门宴”宴前,气氛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作为对战的双方,项伯考虑的不是怎样积极准备战争,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首先想到的是恩人的安危。于是“义”在项伯的心中升华,超越了战争,超越了亲情,站在了第一位。于是,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开始在“义”的作用下,消弭于无形。

其次说张良:张良,谋士也。“义”在他心中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项伯的劝说,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感激项伯的救助之情,不是知难而退,而是想到了刘邦,想到了刘邦所处的危险地位,决心帮助刘邦。“臣为韩王送沛公”,“亡去,不义也”,“义”的光辉在他身上也显露出来。

张良为了帮助刘邦解围,积极出谋划策,分析形势,最终把“宝”押在了项伯身上,项伯既能“夜驰之沛公军”来报恩,也一定会帮张良的忙,帮刘邦解围。

项伯知恩图报,想救张良于危险之际;而张良同样也“知恩必报”,紧急地把他引荐给刘邦。刘邦牢牢抓住项伯的这个特点,又是拉拢项伯,又是与项伯结亲家,又说“臣之不敢倍德也”等话语让项伯传达。这个办法果然高明,项伯回去之后就对项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安排了刘邦的“谢罪宴”。而项伯也确实缺乏政治家的远见,看不透当时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他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既要让张良安然无恙,也要让张良的恩主刘邦脱离于水火之中,这样才算把好事做到家。所以,宴前,项伯对项羽分析刘邦的好处,以“仁义”相劝善待刘邦。在宴中,他“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力保刘邦。

再说项羽:项羽身为三军统帅,“义”也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项伯回到军中即劝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呼?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仿佛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击着项羽的心。为了改变留在世人心中“多行不义”的形象,项羽答应“善遇之”。于是便信守诺言善待刘邦,巩固了项羽不杀刘邦的决心。

项羽既然答应叔父的请求,所以尽管刘邦善变,说话反复,但是在叔父面前依然信守诺言。另外,项羽作为三军统帅,若不遵守诺言,也会有损三军统帅的威严,因此在鸿门宴上,尽管范增一而再、再而三的举所佩玉玦暗示项羽,而项羽依然无动于衷。这样在项伯的调停下,刘邦最终有惊无险地离开鸿门。

在项羽这里,“义”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若非如此,项羽可能会听从范增的话直接杀了刘邦,而就不会有后面的情节了。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为“义”打取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可是他却因“义”而忽视了战机,战机不会等你。况且他们是“一山不容二虎”,这时候取“义”是万万不可的,而且还要注意取“义”的对象,一个连亲爹和老婆都可以不要的人,你对他“义”,就是对自己的不“义”,最终项羽丢了性命。

最后说樊哙:樊哙,沛公之参乘也。对刘邦死心塌地,为了刘邦,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闯帐前,“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赤胆忠心。闯帐后,又怒斥项羽对待刘邦“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窃为大王不取也”,义正词严。脱身时,又说“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胆大心细。在“义”的作用下,樊哙的表现可圈可点,令人佩服。

秦汉之际,虽然社会秩序遭到较大的破坏,但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特别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已经确立,“仁、义、礼、智、信”等宗法等级观念早在秦汉以前就已形成。儒家思想对此多有阐述,如《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尽心上》中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仁者,爱人”;荀子说“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等。而项伯、张良、项羽、樊哙,这些不同性格、不同阶层的人,在紧急关头、在“义”的光辉照耀下,可以义无返顾,这说明尽管在楚汉争霸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但“礼”、“义”等思想在当时已经确立了很重要的地位,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况且项羽出生于楚国的大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和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养成了他“恭敬慈爱,言语呕讴”的仁义品质和“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守义的性格特点。项羽是个知恩图报的英雄,凡是对项羽家族有恩的,项羽在取得天下后都给予重用。在刘邦项羽斗争的关键时刻,项羽答应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提议,并归还刘邦的家人,带兵离去。我们也许会说项羽目光短浅,但在司马迁看来,正是他这种做法才显示出项羽是个真正的英雄。

早在项梁时期,刘邦便紧跟着项氏大军,共同抗秦,后来两人联手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刘邦和项羽可以说是一对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战友,项羽认为,刘邦是对他们家族有恩的。另外,怀王曾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项羽是抗击秦军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最早到达咸阳的是刘邦,项羽攻打刘邦在先已是违背了信义,鸿门宴上,在刘邦低声下气地向项羽谢罪的情况下杀死刘邦,是项羽所不能接受的。项羽宁愿在战场上和刘邦真枪实弹地打仗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把戏。

所以,在鸿门宴上,我们才会看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伯“以身翼蔽沛公”,项羽不但没有阻止,而且无任何谴责之意;樊哙闯帐,怒斥项羽,项羽不但没有处罚樊哙,反而赐座等等。这正说明了项羽虽然自立为“西楚霸王”,但他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信守对叔父项伯许下的诺言,而这正是一代王侯所表现出的英雄风范和仁义之举。

前人对鸿门宴上项羽轻易放走刘邦这一件事而认为他头脑简单,这些年,不少研究者通过分析综合当时的形势,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

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

学者蔡伟更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大加赞扬,“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况且,在当时秦患未除的情况下,刘邦可能并不是阻碍项羽实现霸业的最主要障碍,此时若轻易杀掉刘邦,可能会引起其他各路诸侯的不满,从而造成抗秦联盟的瓦解,因此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项伯的斡旋以及刘邦的登门求和,最终使项羽放弃除掉刘邦的想法。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项羽轻易放走刘邦,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是经过多次权衡后作出的明智选择,是深谋熟虑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历史从不以人们的假设往前发展,我们也改变不了历史的事实,但是人们之所以否定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做法,主要就是因为项羽的最终失利,鲁迅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少有失败的英雄,如果项羽取得了刘项争霸的胜利,那么,人们也许会称赞项羽的做法,称赞他为仁义之君,具有帝王风范,而鸿门宴也将成为一则美谈。

总的来说,鸿门宴上项羽未杀刘邦,不幸言中了范增的那句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叹息。而“义”却成了制约项羽行为的一根绳索,更是让人可叹可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的千秋功过让我们久久回味。

参考文献:

[1]李光烈,瞿慧.巧舌如簧化险为夷——试析《鸿门宴》中人物的对话艺术[J].语文教学之友,2010,(04).

[2]周海军.项羽不杀刘邦,何错之有——《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04).

[3]葛新民.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J].文史杂志,2007,(06).

[4]吴建勋.谈谈《鸿门宴》里的项伯[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8,(11).

[5]李彬.试析《鸿门宴》中的项羽英雄心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1).

[6]毕泗建.项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J].语文教学通讯,2008,(34).

(李学军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67001)

猜你喜欢
项伯樊哙张良
张良书法作品选登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张良拾鞋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