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苏存
[摘 要]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发了如何在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主体 发挥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54
每当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让我来……”这一声声稚嫩的呼唤,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既让我感觉到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敢于尝试的胆量,又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在课堂活动中真正成为主角呢?我认为,这不仅取决于对教材的处理和改进教学手段,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信赖平台——创造民主的课堂条件
俗话说:“信赖往往创造奇迹。”新理念下的课堂大舞台,教师要坚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活动过程中的策划者、引导者与组织者,应在课堂生成处及时介入,在疑惑点与纷争点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从书上知道了什么?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有学生抢答道:“二月有28天。”没想到马上就有学生反驳:“不一定,有时是29天。”我追问:“这就奇怪了,谁能说说为什么吗?”有学生答道:“因为平年二月才有28天,而闰年二月有29天……”一下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质疑、争辩。我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适时总结,并及时板书,很快地,学生在一个由自己质疑、再释疑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了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空间,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自学与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概括与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并适时介入点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张扬,主体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二、关注生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经常听到很多教师说欣赏某某班级上课很安静,而且说这样的课才有效率,还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是好纪律的课堂。的确,这样易于掌控的课堂很有利于教师教,但学生像容器那样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形成自己学习的能力,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这对以后的学习会造成制约,于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自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在一个充满压抑的环境中学习,那效果必定令人担忧。课堂教学中,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不是说让学生乱成一团,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分析,善于创新,使课堂成为他们活动的舞台。例如,教学“年、月、日”后,在课后练习中我设计这样一道趣味题: “小明今年15岁,他过了15个生日,刚好爷爷也过了15个生日,你说有可能吗?为什么?”有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这没可能。”马上有学生反驳:“有可能!”我问道:“你们能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吗?”这样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我适时引导双方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选择“可能”的这一方根据自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和分析,并以实例加以论证,将问题分析得透彻而最终获胜。获胜的一方当然欢呼雀跃,而败下来的一方则垂头丧气。这时我除了对胜方给予肯定及赞赏外,还对败方说:“老师很佩服你们的勇气和积极思考的精神,虽然你们的选择是错的,但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错误的示范,使他们对这题相关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你们本身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永远记住的。”这时教室里掌声一片,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三、自主总结——反馈内化所学的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课堂小结用语,接着便是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机械的小结,导致总结的效果不够理想。其实,教师可以改变一下策略,把这个机会让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很快检测出学生内化新知的情况。我曾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往往比教师应付式的小结更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例如,我改变以往教师包办的总结方式:“谁愿意帮助老师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把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参与面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与引导作用,尽可能把学习的自主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不断锻炼与尝试中掌握学习方法,使新学习的知识得到内化巩固。
总之,在众多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途径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改变是前提条件。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能为学生营造民主自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使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特约编辑 严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