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林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形成之路奠定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在生活中找品德,引导学生以生活为课堂,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为孩子们的生活服务。
一、切进生活,课前搜集资料是基础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要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在课前,我们经常会布置孩子们去搜集资料,这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搜集是盲目的,没有任何的预期和设想。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搜集目标,围绕目标搜集需要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集各种生活素材,引领孩子走进生活,再现生活。例如课前通过调查老师一天的工作,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老师,从而引发道德评价。课前搜集资料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孩子们的课堂丰富多彩,让孩子们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寓教于活动
建构理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让生活走进课堂,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把学生最疑惑、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突破口,采用做游戏、做实验、小制作、分组讨论、讲故事、现场采访、演一演等课堂行为练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获得认知和理解。例如:在《交通安全每一天》这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带学生去公园旅游的情境,在去公园的路途中会遇到红绿灯、交通标志,我当司机,让学生当我的小参谋为我指挥交通。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角色换位,进而领悟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角色的新奇性和亲切感,会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这样,学生便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实现。这种情景的运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三、与家庭社会配合,实现课后拓展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把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相联系,就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础,又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垃圾如何处理》课堂结尾时,我布置了一项“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拓展活动,根据学生在课上提出的“金点子”,我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又如从我做起,不随手丢垃圾;让孩子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呼吁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等,把实践活动延续到课堂外,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智慧,更需洋溢着浪漫的情怀,诗意地把握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展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愉悦学生,快乐自己。”教学中只有心存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动”起来。让我们遵循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把儿童的现实生活融入到课堂中,回归生活,延续课堂,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形成之路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