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育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以《永远执著的美丽》这课的教学为例来探索“自主—互动—拓展”的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自主,让学生探寻“美丽”
自主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不是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教师的作用不是“授鱼”,而是“授渔”,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创设有利的条件、环境,启发学生如何去学,应该学什么。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好对传统讲授式教学中“先讲后学”的基本教学顺序进行变革,有条件地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先学后讲”的教学顺序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而且可以为教师的重点讲解提供依据。
案例描述一: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学生在第一遍阅读后,找出了文中袁隆平一生的三个梦想:6岁时立志学农;少年时希望人们都不再挨饿;老年时希望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人类。
案例描述二: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袁隆平“美丽”的语句,并作相关的批注。学生细读课文并做批注后交流:从文中“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这句话中,我读到了袁隆平的无私奉献精神;从文中“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读到了袁隆平的不慕名利的精神……看到学生的分析仅停留在品质的探究层面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袁隆平其他的贡献,很快,学生又找到了文中的一组数据,这组数据说明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如何解决的中国人口的粮食问题,从而看出其贡献的美丽。
因为梦想是一个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词,而且在我提示袁隆平一生的梦想的时候,他们很有兴趣,这就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果然,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几乎毫无障碍地找出了文中袁隆平一生的三个梦想:6岁时立志学农;少年时希望人们都不再挨饿;老年时希望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人类。也因为这三个梦想,让同学们对袁隆平第一次产生了钦佩感,初识了他的“美丽”,也激发了下一环节中对“美丽”的探究。
因为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人物的剖析。课堂上,我发现学生能很快从文中找到人物品质的“美丽”,而且,在我的提示和引导后,又很快找到了贡献的“美丽”。
在自主这一环节,由于文本难度不大,加上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一定的认知,所以我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两个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在完成我的初识“美丽”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探寻了人物人性的“美丽”,我想这一切要归功于新的学习方式吧,而且也让我在这一环节中熟悉了陌生的学生,初步了解了学情,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二、 互动,让学生碰撞“美丽”
我这里所讲的互动,抛开了师生的互动,主要讲的是生生的互动。所谓生生互动,是指在阅读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能借助与同学的交往,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生生互动实质上是强调学生在参与学习的互动过程中,思维逐步达到深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案例一:我用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总结了对袁隆平人性“美丽”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结合文章所学的对袁隆平美丽人性探寻的内容,赏析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颁奖词是一种语言极其精练的语言表达形式,从学生的神态中,我看出他们一时有些难以入手,我就让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考虑到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分组等情况了解不是很到位,我就让学生就近与同桌讨论。在巡视中,我听到了学生们在说修辞、成语等字眼,看到了学生的笑容。我知道,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学生能够谈到颂奖词第一句中的“耕耘者”是双关;能说出颂奖词运用了四字短语,句式工整;能看出最后两句是引用了诗句。我惊叹,在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能如此绚丽。
案例二:在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内容:当代上海,你认为还有哪些可以用“美丽”来讴歌的人,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展现他(她)的“美丽”。(可以模仿颁奖词的形式,也可以用诗歌等形式,字数80字左右)
模仿写作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展示和互评。学生的展示还是比较活跃的,但在生生互评时,也许是学生之前没有经过新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因此评价的语言都比较空洞和苍白,往往是“我觉得还不错”“我觉得还可以吧”“我认为很好”等等。显然,学习方式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没有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单靠一两节课是很难做到的,这就让我想起了我在本校本班开设的另一节公开课《窗》。
案例三:请你根据文章的情节,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字数200字左右)
学生写完之后,照例是展示和互评,姑且不说学生续写的结尾怎样,但同学们之间的互评让整节课在快结束时掀起了高潮。例1:我认为某同学的结尾写得很有想象力,他让病房中又重复了文中的故事,既让人物在同样的环境下重现了人性的丑陋,也让我们看到了丑陋人性的下场。例2:我认为某同学的结局写得一般,但她对人物的描写很细腻,通过大段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人性中的纠缠和矛盾。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是离不开有效评价的。我们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朗读、学习方法等给予适时评价,使学生受益。其实学生也可以担任评价者的角色。这里说的评价,主要是指在学生受到学习邀请时,对前一位学生的发言所做的简单评价。如:“我同意你的看法,还要给你补充。”或者:“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为……”以及:“你说的某部分我赞成,但是某部分我还有不同的理解。”等等。生生互动决不是简单的你叫我,我请你,而是交流者思维的碰撞,是有效的对话。在案例二和案例三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平时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的互动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样的学习方式才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 拓展,让学生仰望“美丽”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平时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给学生的是字词句的积累和写作的方法、技巧,也就是说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这是工具性的体现。但语文课的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是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如果我们仅仅领着学生扑在教科书上,即使学生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没有太大的提高。我们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当代上海,你认为还有哪些可以用“美丽”来讴歌的人,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展现他(她)的“美丽”。(可以模仿颁奖词的形式,也可以用诗歌等形式,字数80字左右)
在教学《永远执著的美丽》这一课时,我一直纠结于如何拓展这一环节,既想实现文本的延伸,又想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不要因为拓展而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后来在专家的帮助下,我设计了模仿颁奖词的写法或其他形式优美的写法如诗歌等,讴歌身边的“美丽”的拓展环节。这样既从文章的袁隆平的“美丽”出发,让学生谈谈现实生活中身边的“美丽”,又让学生模仿颁奖词的写法,对语文写作进行了一次训练。实际操作下来,学生大多模仿了颁奖词的写法,显然互动环节中对颁奖词的赏析,给了他们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在身边人物的选择上,也能体现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因为我授课的对象是上海的学生,所以他们很多人讴歌的就是上海的一些名人或默默奉献的人,如姚明、南京路上好八连、世博会志愿者小白菜等,可以说上海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在模仿颁奖词这一方面也做得不错,能够运用修辞等手法,语言简洁凝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