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钰华
“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皇历,如今七十八十不稀奇。这就意味着退休后还有较长的人生路程要走,老年人该有怎样的一种活法?
2012年重阳节前夕,郑榕、蓝天野等几位老艺术家在88岁的黄永玉家雅集,一同观看女作家何冀平写的反映老年生活的话剧《甲子园》。黄永玉当场写下一副对联:“人说八十不留饭,大伙吃给他们看。”他还题跋于上,有几句是:“人老不怕,就怕颓废和意志消沉,看我们今天多带劲,所以我今天写了这副不对称的对联来长长我们老头子、老太婆的志气。什么‘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小何的《甲子园》提高了我们的这份感慨。”
从报上看到这件事后,我也有很多感慨,随即便想到我周围的那些老哥儿们,他们就活得很“带劲”。
双喜是一位音乐教师,擅长拉二胡、手风琴。退休十三四年,每天必腾出玩乐器的时间,什么《二泉映月》《斗牛曲》,都是他的拿手戏。去他家串门,聊一会儿天,他就要开始给你演奏。他的三个孩子都有乐器爱好,又及孙辈,每当节假日大团聚,常常祖孙三代合奏,全家人生活在一个音乐的世界里。人们都说:“双喜咋活也不老!”是啊,抱着这样的心态,过着这样的日子,人自然耐老。
老宋当过我的领导,年近八旬,两个耳孔都塞着助听器。他多住在呼和浩特市儿子家,但一回到县城,他就邀我们相聚。老伴儿去世,他多年单身,却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每次聚会,我们总让他坐在正面,谁张罗喝酒,都先敬他一杯。大家说笑时,他就用手罩着耳朵,有时难免听错接了下音,把一桌子人逗笑,他毫不介意,也一起跟着大家笑。旁边人赶忙告诉他“真相”,他笑得更厉害了。我很喜欢和他聊天,他对时事非常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让人不得不信服,暗暗竖起大拇哥来。
郭老弟是我的老同学,勤奋好学,专于文史,他曾参与并主持编写了三本县志,退休后还搜集整理了20多万字的抗日史料,2012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最美青城人”。他是大忙人,退休后仍在为县里的事情忙碌。
还有一位老哥,爱好丰富,除读书写作外,坚持练太极拳,身体倍儿棒。他还特别爱看电视里的NBA。一次,他表弟到他家,见他正看电视,手边还放着纸笔。表弟拿起纸一看,几乎笑弯了腰:“这老汉看篮球比赛还写笔记,少见!”别说,他还真看出了门道,退休后发表的几十篇作品中,不少是有关体育方面的。
在很多人感叹时光飞逝、芳华不再的时候,我这些老哥老弟们用他们平凡的生活诠释出夕阳无限好的活法。的确,潇洒如他们,快乐如他们,那又何惧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