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之路

2015-05-22 11:20申容嘉张小蝶王天依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主要问题基础教育

申容嘉+张小蝶+王天依

【摘要】本文就作者的亲身经历与客观论证进行论述,展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且就此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法。

【关键词】农村地区 基础教育 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解决之道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12-02

【Abstraction】This article develop its statemen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bout short-time teaching in the miserable rural area of western China and objective theory. It indicates several mainl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undamental education of rural area and do some concrete explanation about them. Finally, the author will put up with some practical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Keywords】rural area;fundamental education;the current developing situation;mainly problem;practical solution

2014年7月份,我作为华侨大学积石山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有幸来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所农村小学进行短期支教。在支教期间,我切实看到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于学校教舍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教育人员稀缺等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将不再赘述。我想从农村家庭的观念与现状方面;政府教育政策的落实方面;学校的管理与改革等方面来探讨一下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1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农村家庭的观念问题,我所指代的这些观念问题是指那些陈旧的迂腐的有些甚至是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观念。我认为这些观念尤其在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比如说,普遍存在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问题,致使一些农村家庭不顾及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一而再再而三地生孩子,造成了子女数量多进而供养不起的局面。再比如:读书无用的思想。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学生的父母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民,并且由于交通闭塞,造成他们对外界社会发展与改变的认知不足,有些农村的家长依然固守着读书无用的思想,这样的思想造成的问题就是在学龄期的孩子过早地结束自己的学业,或在家中帮助父母操持农务或外出打工。关于农村家庭的现状方面,我只想具体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儿童留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社会大多探讨的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灵方面的创伤,就我的观察来看,农村儿童留守的问题对于西部农村的教育亦存在一定的打击性,这个打击性“立足”于农村的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属于农村个体家庭的“顶梁柱”,当这样的最具有能力的劳动力离开家庭,那么家庭当中的农活该由谁承担呢?那大概就是留守在家中的老幼妇孺吧!现实中也确实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家长并不是不支持孩子上学,然而,由于家庭中劳动力不充足,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务。天长日久,这样的局面势必会影响孩子们的教育发展与前途。

在政府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方面,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出现在执行的力度与落实的决心上面。最大的问题应当是怎样去落实。在中国,很多情况都是政府下发了文件或者强调了思想,接下来落实到地方却很难执行下去,我认为这与政府在中间操作过程中的参与力度与监控力度不够是有很大关联的。对于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而言,政策落实上也常常有这样的问题,甚至更甚。一是:“天高皇帝远”怎样执行政策无法受到监控;二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孩子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远远不够。说到怎样落实的问题,这还涉及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不是统筹协调好的问题,中央政府是不是在教育问题上做到该放权的放权,该监管的监管,该统一调配的统一调配,该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就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呢?以2011年中央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例,在这项政策中所暴露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政府补助的三元钱该怎么用,又是怎么用的,在这项政策的操作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暗箱操作的问题,三元钱有没有用的合理到位......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不难找到答案。这一系列的问题,所暴露出的是在政府政策的落实上存在的的一些漏洞。如果说政府在惠民政策和教育优惠政策的落实上出了问题,无法做到物尽其用,那么就会造成一种社会资源的流失与浪费,这样的流失与浪费严重时便会危及到社会公平。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学校的管理与改革。小学与初中是落实政府基础教育相关政策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最切实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品切实关系到农村学生的未来的求学之路。但是,在当下的广大农村当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教学经验,再加上缺乏实施教育改革的决心与魄力,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并未切实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发展的道路来。此外,我在与支教所在学校的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当地教育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实行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式的,体罚式的不符合学生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孩子能够记得一篇课文的主旨,因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让他们按照参考书中的话背过了。但是,当我让学生具体解释的时候,他们大多数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试问,这样的小学教育对学生心智的发展又有什么切实的作用呢?我认为,如果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一味的维持现状,不谋改革,不谋发展,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去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道路,这势必会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掣肘。

2 农村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在面临我所提到的上述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解决之道呢?农村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又该如何延伸与铺就呢?我想我们是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调研的。在这里我想说明几点自己的建议与思路。

在面临如何纠正农村家庭落后腐朽的观念的问题时,政府和农村的基层群众组织是极其重要的。政府应当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在农村地区切实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的基层群众组织也应当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甚至,政府可以适当地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对计划生育落实得好的干部和群众进行物质上的奖励。村委会也应当定期开展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等政策与观念的普及活动。另外,关于农村家庭留守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时,农村基层群众组织应当充分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当地对劳动力短缺的家庭进行一定的帮扶。当然,农村家庭落后观念形成的根源还是在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与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上,所以,从长远来看,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必然要伴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整体性改革而进行。

关于政府政策的落实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制度的建立与相关法律的制定。中国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在许多问题上极少要求定量的精准与确切,比如说关于中国的饮食,我们在食谱上最常见到的就是“适量”和“少许”,但到底多少算是适量,多少算是少许呢?每个人的评定标准就五花八门了。这样的“适量”和“少许”如果用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上就会造成大大小小的漏洞。所以,我认为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中国人是更需要用制度和定量标准来规范社会运行的。具体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把整个农村基础教育比作一间工厂车间,在这个车间里必然需要一条完整运作的流水线,另外还应当有监控的摄像头。这条流水线,起于中央政府,止于学生个体,当中央下达了某项教育政策或者拨出了某项专款,“流水线”会运作到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接下来是下一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再下一级政府的相关部门......然后,到达学校,最后,反映到学生身上。在各级政府与学校之间,在政策落实不但要按照相关制度来而且要公开透明。“车间的摄像头”就是各级政府及学校政策执行是否得当的监督者。这样的“摄像头”可以是中央的检查小组,也可以是媒体人与群众组织起来的相关群体,但是这样的群体应当避免是地区内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可以实行跨地区的相互监督举报的措施。而且,评定与监督的标准也不应当只停留在对于政策,就看有没有实行;对于资金,就看有没有全部到位上。而是应当进行更深层次的追问。对于政策,是怎么样实施的;对于资金,是怎么样进行分配的。大体的标准就是:是不是因地制宜地统筹协调好各方各面,将政策实施到位,使资金物尽其用,切实保障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利益。除此之外,相应的立法措施也应当跟进。接受基础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但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所以必然要有强有力的立法措施抵挡住想要触及该群体利益的黑手。比如说:关于学生营养餐的问题,美国有《国家学校午餐法》,英国有《学校午餐法》,法国有《学校法》,日本有《营养改善法》和《营养师法》,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法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当然其他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利益的法律法规也需开展。

关于如何解决学校在管理与改革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师资格的评定问题。在农村地区,当教学质量的评定只是依靠升学率,再加上农村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式的,体罚式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严重摧残了孩子们弱小的心灵,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当教师资格的评定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学历与教学年龄时,就已经严重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受益与否才是评定一个老师资质的强有力的标杆。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资格的评定,这个评定的标准最好是怎样的呢?首先,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评定不能再仅仅依托于升学率,二是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评定系统。这其中,可以融入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也不能由学校单方面进行,而是可由脱离于教育系统的第三方开展。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国家可以尝试探索和实行一种刺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那种政策可以是: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度地鼓励发达地区的有先进教学经验的教育管理者与工作者深入中西部贫困农村,帮助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建立起符合当地发展状况的长期而有效地运行机制。

结言

在社会客观存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1] 如果说教育是最应当体现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机制,那么基础教育就应当是这个机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之一,如果这个部分出现了落后农村地区与发达城市地区的严重的不平衡,那就真正让农村地区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这必将成为国之大弊。那么如何去应对这种基础教育方面日渐严重的不公平呢?那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官员,农村的基层群众组织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求变革,求发展!当我们尽社会之所能去解决这些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所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在为教育公平助力!

参考文献:

[1]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 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8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主要问题基础教育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