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华
【摘要】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创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56-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此,数学教学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创设教学情境的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素材,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认识人民币》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把课堂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有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动。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教师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同学们听了都十分高兴,个个聚精会神地听讲述:“同学们不论你们说出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举出的数愈来愈大,教师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答案。这时,大家都很惊奇,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教师便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正时“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三、创设操作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獲得真切、可信的知识,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①老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很快完成任务,产生了自我满足的成功感,此时,老师问:“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很自信的回答:“能”。但学生在操作时,发现教师所给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陷入了教师设置的“圈套”之中,感到迷惑不解。②教师启发:怎样的三根小棒才可以围成三角形?③学生再次操作,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任何两根小棒长度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根的长度,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教师通过创设操作情景,激发矛盾,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投入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游戏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他们还停留在学前教育的状况,在课堂上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教师语言再出神入化,也只是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情绪低沉,注意力分散。我抓住孩子们爱做游戏的天性,开展闯关游戏。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创设一个“动物运动会”的情境,让不同的动物骑上不同形状车轮的赛车,猜想谁得了第一名,讨论:“人们把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椭圆形或方的?”学生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就会运用已学知识去思考,去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五、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且处于学生认知结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为素材,可创设认知冲突型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进行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复习后,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36、93、510、1386这四个数能被3整除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如45G→465、564→546、6544645,问:“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练习并作出判断后,教师惊奇地发问:“奇怪,有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能被3整除;有些数的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也能被3整除。”“456、564、654三个数变换后怎么和原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新数和原数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里而有什么奥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各个方面创设学生人人能参与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自觉地产生“要学、乐学、爱学”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刘玉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可创设情境》
[3]杨杰.《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4]覃小平,王巧玲.《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