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华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同样影响着教学效率。试想,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如何能在令人沉闷的的氛围里专心学习呢?所以,我们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氛围
一、课堂教学要张弛有度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而紧张凝固的课堂氛围只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受学生程度及教学内容等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出现起伏。有所成功时,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而一遇到困难,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绪。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冷静,快速正确地把握知识的难点和细节;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亲切感,无论对待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应热情。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实际,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节奏的快慢有序。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时,曾出现过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8人,到了一个车站后16人下车,7人上车,这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人?这时,我发现学生们有些厌烦情绪,课堂气氛很不好。于是,我就创设表演情景,让学生表演上车下车情景,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道应用题也很轻松地被解决了。
二、设疑引趣、活跃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启动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这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有促进作用。
首先,让学生获得成功,促进积极思维。小学生好奇心强,自豪感也很强。当答对一道比较难的题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此,我们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要保护这种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
其次,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根据能被2整除的规律猜想“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并没有及時地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举例验证,再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并且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这样算对不对?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让学生体会到亲自验证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氛围自然融洽良好。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都想在教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大家的赞许。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太强,如果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失败,那么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丧失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体面、自豪地回答上来,课堂作业也不要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尽量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学得兴趣浓厚,对本节课内容接受得也快,也就很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就会使学生被动地作出反应,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随着教师思维方式而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质疑,前提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中教师要着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权利,给学生“自己说话”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表达、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验,从而获得自我满足,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喜悦,从而学生会逐渐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总之,我们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才能真正落实“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的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