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力 郑大中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4-0064-03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移民城市,居民来自国内各地、世界各国,上海的根在文化不在土地。移民的复杂性决定了海派文化的复杂性,也使得上海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漫步在大上海昔日里的十里洋场,商住混合的街道、奇特的异域风格建筑、不知何处传来的外国流行音乐、世界各地的风味餐馆、遍布的外国语学校……到处可以感受到异国情调。但一进入上海敬业中学,这里的很多东西便立刻用中国最传统的方式提醒你:这是在中国,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海派文化根基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文化特色:敬业乐群
上海敬业中学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上海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与历史上上海诸多的教会学校、租界学校不同,它是一所从创建至今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办、自已管理的学校。经历了二百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敬业中学传承“敬业、乐群”的校训,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享誉社会。“敬业”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三年视敬业乐群”,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解释: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朱熹解: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在纷繁复杂的海派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不仅使得敬业中学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民族精神,而且赋予了普通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以切实的意义。坚守中国文化中“敬业乐群”的传统价值观,是上海敬业中学形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力量源泉。
二、文化特色的主要特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的其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果像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说的那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那么,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能够通过历史名校来最大程度上保留中国传统的文化?上海敬业中学以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建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文化敬业
走进敬业中学不大的校园,仅有的“敬业”、“乐群”两座教学楼并没有大上海到处都显示出来的现代化摩登气派,只是古朴端庄,持重典雅。不禁令人心生疑惑。如此蜗居在老城厢一隅的区区两栋楼舍如何承担得起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今267年的厚重历史?然而,敬业教学楼大厅中温润如玉、君子风范的叶企孙先生雕像庄敬肃穆,校园里的大型校史浮雕墙、校训碑、历任校长墙、院士墙,说不尽的历史、道不完的故事。无处不向人们倾诉着那久远的文化传承。
乾隆十三年(1748年),翁藻与当时上海知县王侹率先捐俸,将世春堂修缮一新,改建为讲堂斋舍,定名为“申江书院”,作为举贡生童每月会课的场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巡道杨魁集资大兴土木重建书院,改名为敬业书院。书院初建课规依据传统的科举设置。鸦片战争后,教育家冯桂芬出任书院山长,敬业书院率先引进西学。戊戌变法后,敬业书院又率先改革学制,施行“双轨制”。“庚子事变”后敬业书院早于1905年清朝廷颁布癸卯学制变书院为学堂。率先于1902年改为敬业学堂,在上海最早设置“西算”、“理化”、“博物”等西学课程。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敬业学堂移至租界地,顽强生存,学习近代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施行普通科、土木工程科、师范科并举的学制。建国后敬业中学重视传承作为历史名校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内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文化兴校”的探索。2007年后学校制定《敬业文化·文化敬业》发展规划,拓广拓深“文化敬业”的内涵,将早已潜移默化到上海人日常生活的西方文化新教工具理性中的“敬业”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一脉相传的“敬业”美德融合会通。形成了既有西方新教工具理性中一点一滴地做好实际工作,一个一个地解决具体问题,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的兢兢业业,又有上海人小处计算细致细密。珍惜一分一秒快节奏工作学习的努力拼搏,当然最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传统文化中尽心尽责、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自我奉献精神。
学校易造,文化难成。如果像台北大学王财贵教授所言,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想要去吸收别人文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眼光短浅,心胸狭隘。那么敬业中学之所以能够突破校舍的局限,在不断吸收借鉴中开拓创新,传承267年的学校文化。其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学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奠定了深厚的“敬业”传统文化根基,根深才能叶茂,才能以长远的眼光、宽大的胸怀不断吸取各种营养,最终长成浸润着西风欧雨叶茂繁枝的“敬业文化”之树。
(二)和谐乐群
除了重新诠释“敬业”人格的培养,敬业中学还进一步对校训“敬业乐群”中“乐群”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根据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解释: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善于和同学相处,和谐共存。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解释为: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即愿意以学习的姿态吸取别人的有益言行,来辅助成就自己的仁义之心。传统文化中的乐群主要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群体精神、社会关怀与造福人群。在此基础上,敬业中学重新诠释“乐群”为“学会共存,和谐发展”,并进一步分解为三个学会:学会与自然共存、学会与他人共存、学会与社会共存。
学会共存的基础在于每一个学生都首先要做好自己,智慧蕴藏在每个学生的个性中。敬业中学文化中的“乐群”不只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中“谦让”、“忍耐”等群体精神之上的,而更主要是建立在更贴近现代宽容精神的“进取”、“图强”等个人奋斗为途径的各自良好发展基础上的。只有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才能在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贡献社会。强调个体自立即上海人特有的“各自管好自己(各管各)”是敬业文化中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根基。
此外,敬业中学的“乐群”也明显体现出了上海人特有的“拎得清”,即对于个人权利和集体利益以及个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群体的种种辩证认识。上海人比任何地方人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个人权利和利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能体现在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中。“乐群”的目的在于学生、教师、教育和学校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学生更具有活力、教师更具有魅力、教育更具有影响力、学校更具有吸引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是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阻碍了其他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典型的“拎不清”的表现。
由此可见,敬业中学文化特色中传统文化是经过了上海现代文明的“同化”和“洗礼”的,已无法再用通常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模式分析,传统与现代在敬业中学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一种现代大都市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文明”的双重属性。
(三)积淀创新
海派文化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文化间的快速流动。今日的现代文化。转眼就会变成明日的传统文化,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保护自己国家有特色的文化形态,而把文化交流的大门紧闭起来,这种割裂、封闭的做法只会削弱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我们应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同时虚心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自主创新,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中发出自己的光辉。
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变得有创新精神。应对强势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关键在于能否在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中取得自我的发展。如果说“敬业文化”更多地关注挖掘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质与内涵,那么“文化敬业”则重视强调在现代文明新历史时期对敬业新文化的再建与重塑。文化兴校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敬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特色课程和校本教研的课程文化:和而不同与竞合相济的教师文化:打造“敬业优秀学子形象工程”的学生文化。
敬业中学坚持“文理并重、主副并举”的全面发展课程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将“传承与创新”、“课内与课外”、“综合基础与个性特长”统一起来,充分体现出“敬业乐群、和谐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并拓展具有敬业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练习和校本作业等实现课程文化的创新。
在教师文化建设中重视在和谐中保持教师的个性色彩和独特风格。推进“敬业优秀师表工程”,在合作中竞争,创建充满朝气、具有竞争力的教师文化。
以“敬业优秀学子形象工程”为突破口,用敬业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凸显敬业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特色。
三、文化特色的形成
(一)敬业文化确立
敬业文化即敬业中学学校文化。它的建设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基础层面主要是通过促进师生发展、课程建设和有效反思等方面的行动项目展开;特色层面主要是从培养具有敬业文化特色的人来实现的,标准为:敬以治事,业以立身。尽心尽责,为国为民。做人维严维诚,做事崇实求真。对己勤勉奋进,对人理解共存;学校精神层面,不断拓展“敬业乐群”校训内涵,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总之,敬业文化是文化传统的积淀、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融合的产物。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将“敬业乐群”价值观渗入到学校办学的各个具体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不断创新。
(二)学校文化培育
通过追寻有关学校发展史上诸如学校建立、传统和过去的重大事件,溯源敬业中学学校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学校悠久的历史传统中梳理、挖掘深厚的文化积淀,提炼校歌、校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总结代代相传的敬业人文化特质,拓展“敬业乐群”的内涵,寻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因素,探索以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之路。
寻找对学校的历史发展有影响力的名师和校友,请他们来校讲座,激励师生进步,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收集有关学校文化的历史故事、传说,通过有意识的宣传,促使学校师生不断回顾历史,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共识。
在“敬业优秀师表”和“敬业优秀学子形象”等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探索培养师生敬业文化特质的有效途径,构建“敬业乐群,和谐发展”的师生文化、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联合华东师大教育学系与上海浦东其他7所学校联合开展“历史名校现代化建设工程”研究探索。参与由广州东山区组织的“百年名校游”活动,以及浙江教育报社和江苏省等组织的有关“百年名校”相关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学校文化的辐射效应。
(作者:王彦力,天津教科院研究人员,教育学博士;郑大中,上海市敬业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