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宁 月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现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及调整,导致其发病率、致残率不断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文献报道,中药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从而恢复脑功能[2]。为此,本研究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57~88岁,平均(80.06±4.83)岁;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61~93岁,平均(79.96±8.4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入选标准 ①既往无脑血管病史,无神经功能缺陷;②卒中症状发生在72 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③无脑死亡。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及肝功能障碍者;②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③伴有严重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④无截肢或关节融合;⑤不予以合作者。
1.4 治疗方法 在使用脱水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降脂药、降糖药、抗菌药物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 mL谷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入,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穹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入。均为1次/d,连续使用14 d。
1.5 疗效标准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NIHSS评分与患者的治疗控制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4],它是从三个量表(Toronto Stroke Scale,Oxbury Initial Severity Scale,Cincinnati Stroke Scale)中选取有意义的项目组成的一个量表,包含每个主要脑动脉病变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增加了从Edin-burg-2昏迷量表中选取的两个项目来补充精神状态检查。该表使用方便,能被护士和医生很快掌握,几乎不引起疲劳,可在1 d内多次检查,并有很好的效度,见表 2[5]。
表2 NI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在治疗第7天评分值分别为32.46±26.94、35.46±31.31,治疗第14天评分值分别为26.00±21.89、34.54±30.69,两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等指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得分变化(例,%)
脑梗死在临床较为常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同时发病率高,多数脑梗死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多种因素联合导致脑梗死发生,致残率高,甚至危及生命。在脑梗死发生的早期可以应用溶栓治疗,疗效较好,能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但一些患者错过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需要静脉用药进行干预治疗[6]。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居民饮食种类多样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年年递升[7]。据统计,每年有200万人诊断出新发脑梗死,存活率尚可,但致残率高达2/3,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达到10% ~40%[8-9]。临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到诊断及时准确、用药合理有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途径。
谷红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红花和乙酰谷酰胺,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屏障后首先在星形胶质细胞内分解为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BA可改善神经细胞代谢,具有维持神经细胞应激的能力及降低血氨的作用,改善脑功能[10]。谷氨酸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在星型胶质细胞内的谷氨酸转化为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在脑缺血和神经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红花黄素是中药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水溶性的红花黄素A(SY-A)是红花的主要效应物质,SY-A的药理作用:抑制Ca2+内流而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部供血[11]。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DNA合成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保护抗凝血酶Ⅲ等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12-13]。红花提取液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改善循环、抗氧自由基等作用,能够抗脑缺血缺氧,抗心肌缺血,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还具有降血脂、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两种成分具有协同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谷红能够增强急性脑缺血的能力,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谷红可以降低海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Caspase-3酶活性,降低线粒体bax蛋白、bcl-2蛋白水平;使全血粘度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红细胞聚集有关,谷红能降低血小板计数,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增加血栓溶解,进而有效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利于病变部位的功能恢复[14]。
谷红注射液能有效吸收血肿,因此对脑出血疾病的早期治疗有较好疗效,其作用原理主要是血凝块分解后的血红蛋白被吞噬而清除,吸收速度与血肿后期周围毛细血管的增多及吞噬细胞的聚集有关,且安全有效[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7 d的NIHSS得分分别为32.46±26.94、35.46±31.31,治疗后14 d得分分别为26.00±21.89、34.54±30.69,治疗效果肯定。同时在NIHSS评分中,观察组在治疗后14 d患者的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凝视、上下肢运动、感觉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丹参川穹嗪常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对脑梗死有改善作用,同时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慎用。谷红注射液对治疗脑血管疾病如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及脑出血恢复期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谷红注射液是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两者具有协调作用,能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等作用。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可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脑血管认知障碍及其他微循环障碍等的治疗。
[1] 马永功.谷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180-181.
[2] 童亮明.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对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8(6):104-105.
[3] Goldstein LB,Bertels C,Davis JN.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NIH stroke scale[J].Arch Neurol,1989,46(6):660-662.
[4] 计海霞,张蕾,汪凯,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感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20):3588-3592.
[5] http://wenku. baidu. com/view/f37c5b223169a4517723a-328.html.
[6] 张培丽.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2):320-321.
[7] 周秀华.纤溶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2984-2985.
[8] Kwan J,Hand P.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acute strok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outcome[J].QJM,2006,99(9):625-633.
[9] Arenillas JF,Rovira A,Molina CA,et al.Prediction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using diffusion-and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hyper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2,33(9):2197-2203.
[10] 丁美玲,金丽英.谷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5(9):232-234.
[11] 王绍钧,余云霓.降纤酶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65-66.
[12] 李中原,余秀华.红花黄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2005,16(2):153-156.
[13] 王洪涛,董媛.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8):641-642.
[14] 孙艳,魏文灵.谷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6):22-28.
[15] 赵焕东,王秀芝,黄淑兰,等.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60 例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6,4(6):6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