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武 凌光武 刘昌桃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进程的推进,部分农村信用社已经全面消化历史亏损挂账,组建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商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农商行收益收窄,息差给农商行带来的利润贡献率逐步下滑。农商行传统存贷业务的获利空间无疑将越来越小,传统的盈利渠道面临严重挑战。加速推进农商行中间业务发展势在必行。
所谓中间业务,即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代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业务,主要品种包括银行卡、代收代付、信用证、金融衍生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中间业务的优势在于不引起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的变动,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比较小的特点,既能为众多的客户提供更大范围的服务,又可以为银行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是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增强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有资料显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空前发展,成为与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他们除了风险度较低的货物给付和资金清算、各类代理业务、经济咨询、评估财务顾问等业务外,还为客户提供一些风险度较高的中间业务,如担保性业务、信托投资、设备租赁等融资性业务和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近年来尤其致力于拓展项目融资、公司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并购、投资中介等投资银行的业务,使商业银行成为无所不包的金融公司。多层次、多品种、多渠道的中间业务拓展了银行盈利来源,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达到利息收入的40%以上,有的已超过50%甚至更多,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主体业务。
农商行中间业务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过去主要是传统的汇兑结算,但在近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较快,拓展了一些新业务,如信托、租赁、票据承兑和贴现、各类代理业务、经济咨询、各类评估、信用证、代客理财、信用卡和兑付证券、基金托管等,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已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迅速发展的中间业务在为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中间业务规模小,业务品种较为初级,与竞争形势和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经济环境方面的差距。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客户需求的驱动是催生西方银行中间业务的两个因素。生存竞争的压力来自银行业内部竞争和由经济波动所导致的巨大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的严格要求,迫使银行去开发不占用资产负债的中间业务。客户需求的驱动,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向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咨询、代理等中间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中间业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各个银行都不会错过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对诸如信用评估、咨询等中间业务都没有什么需求,银行业自然也就不会去发展这些业务。再加上原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银行在金融业处于垄断地位,银行只是根据国家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同业间基本上没什么竞争可谈,也没有什么压力可言,主营资产负债业务即可带来丰厚的利润,各家更感兴趣的是争规模、比大小,中间业务基本上是任其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银行普遍没有竞争和危机意识。
法律法规方面的差距。在西方,中间业务能够成为与资产负债并驾齐驱的银行三大业务之一,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分不开的。据介绍,西方国家从《银行法》、《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到《信托法》、《期货法》等一整套的体系,对银行中间业务有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在我国,长期以来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开拓中间业务,而有关部门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经营范围等,一直没有进行明确和系统的规范。专门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律上的这种滞后或空缺,造成了很多问题: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各个银行则没有可以遵循的行为依据。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各家银行中间业务自行其事,局面混乱,使得广大客户不能接受业务收费的观念,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开展。
人才和科技方面的差距。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它的运作是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这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同时又需要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农商行,却普遍缺乏高技术含量业务的开发和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商业银行现有的职工队伍素质以及设施与开展中间业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大量员工应付传统的存贷业务还可以,让他们去学习和掌握信托、咨询、租赁、评估和商品交换等中间业务,困难还很大。在技术设备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现代化的支付和结算系统还不完善,还需辅以手工操作,难以承担日益增长的结算业务量;网络安全性能不高,信用卡、电话银行等依赖新技术的业务品种还时常出现异常情况,这些都成为中间业务开展的障碍。
加速中间业务发展
农商行在进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同时,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与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商行非常薄弱的中间业务。
转变观念,调整思维。转变农商行普遍存在的对中间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转变把中间业务作为“副产品”的看法和做法。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是整个银行业发展的重点与趋势,是未来商业银行生存的必然要求,它不但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而且将改善当前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单一收益结构。从战略的角度,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切实把中间业务当作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抓。
培训人才,提高能力。中间业务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属知识密集型业务、智能性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光要有复合性的、广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开拓新业务、新领域的能力。各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实务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强化临柜人员的规范操作,又要重视对中间业务设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之拥有一批既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有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既懂得国际金融,又精通现代化计算机专业技术;既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又通晓政策法律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及时满足中间业务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建立体系,加强管理。银行中间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中间业务品种多、范围大,管理较为复杂,为了保证中间业务连续、稳定、规范、有效发展,农商行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中间业务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推动、协调和管理中间业务,研究、开发、设计、宣传与推广中间业务新品种,并将中间业务发展目标分解、归口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中间业务考核体系,将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效益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调动各方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创新品种,扩大范围。农商行要充分研究细分中间业务市场,选择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大、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如信托类业务、租赁类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回租租赁等;咨询类业务,包括资产评估、资产负债管理、投资组合,家庭理财。要增加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提倡创新技术含量高、不易模仿的衍生产品业务及组合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让这些智力密集,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强化科技,提供保障。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需要用到大量的现代技术设备和技术,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方面,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中间业务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银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农商行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相关的投入,加快电子化建设进程,积极发展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中间业务软硬件环境的全面提升,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汤武,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凌光武、刘昌桃,醴陵市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