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城市电视台面临着央视和省级卫视新闻类、娱乐类等电视节目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巨大压力,更面临着新媒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分流大量年轻观众的挑战。城市电视台要想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依靠地域性、贴近性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成全媒体发展的态势,才是城市电视台得以突围的唯一出路。全媒体融合是城市电视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首先,全媒体融合在技术上要建设可以支撑全媒体运营流程的业务系统,能够实现多来源内容汇聚、多媒体制作生产、多渠道内容发布、多业务融合运营,在满足传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新媒体业务运营基础性要求。建成后的系统是服务型技术系统,能够满足传统电视业务所需的技术能力,能够即时满足新媒体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能够即时支持业务规模变化的能力,能够即时实施业务的“无边界”部署的能力,能够即时提供业务数据分析的能力。
其次,要在内容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建立适合于全媒体发展的内容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全媒体融合带来的新业务运营种类会越来越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内容生产、渠道建设、服务规划、数据分析、支付管理等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作为城市电视台,充分利用地域性、贴近性和公信力的独有优势,从融媒体、全媒体的角度出发,把新媒体的业务与传统媒体的业务紧密相连,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采用以各频道“内容”为支撑的、以具有城市台品牌属性的视听产品为主导的区域化、网络化发展模式,共同进入“三网融合、多屏联动”的全媒体产业链。
新闻类栏目,在新媒体上讲求的是快速,电视媒体就要深入详尽报道和剖析,通过新媒体的快速发布引导用户到电视上收看更详尽、全面的深入报道,再通过深入报道告知观众可以在新媒体上看到更加快速的新闻资讯,引导观众成为新媒体的用户;文艺类节目,在电视上看的是热闹,应用新媒体就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无论是选手推荐、比赛投票,还是收视中奖等环节,通过新媒体可以让观众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感;经营类节目,电视上宣传的是信息,新媒体做的是商务、是服务、是交易,电视台做的是推广,新媒体做的是粘度,线下实现的是经营。商家得到了市场,观众(用户)利用新媒体得到的是实惠(专属打折等)。
致力发展全媒体,就要对原有的电视生产流程进行全新的再造,形成全媒体策划、内容生产、多渠道发布的调度指挥中心,统一协调电视的节目生产和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技术上建设统一的、开放的平台,业务上打通环节、消除壁垒,形成一体化的、互联互通的、多屏幕和多渠道发布的新型电视生产业态。
比如新闻内容的采制和发布应采取平台化生产模式,集中全台的新闻采编力量成立全媒体新闻生产中心,把新闻线索、采访素材集中于这个统一的平台,按不同栏目属性分别调用。这个平台一方面对台内所属各频道的新闻性栏目提供新闻素材和播出内容,一方面面向所有网络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提供多样化、碎片化的新闻视频和图文资讯。
新媒体不局限于我们自有的网站、APP等,还涵盖微博、微信等已有的或即将出现的各种互联网传播形式。
网络电视(自有网站)是城市电视台向全媒体方向发展的基础平台,是全媒体应用的桥梁,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微信服务号、微博、APP等新媒体形态是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
全媒体发展在谋划新媒体方面要做权衡和取舍,APP、微站、Web 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个都不能少,但App最好不要先行。目前用户对安装APP已经没有了新鲜感,除了搜索、音乐、阅读、地图、电商、游戏等几大类应用,下载安装APP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甚至用户在APP安装后影响移动设备的使用效能时会考虑卸载,APP还存在着开发成本、推广成本过高的问题。我们要首先通过微博、微信等轻应用提供良好的服务,形成使用习惯后再吸引用户来下载APP,这个APP必须能够提供更加具有实用性的服务。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探讨电视媒体的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要站在全媒体的高度考虑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方式,要创新以电视为核心的全媒体平台在本地域的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