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走转改” 找好着力点

2015-05-20 18:33刘薇
记者摇篮 2015年4期
关键词:走转改基层信息

刘薇

“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原则、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举措,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记者的社会担当得到重塑、新闻本质得到回归的有效途径,是新型传播格局下提升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重要举措。如何深化“走转改”,把握着力点,放大效应,扩大影响,使之常态化、长效化,是摆在新闻战线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见闻式报道与深度报道相结合,增强“走转改”的思想内涵

目前的“走转改”报道多是见闻式的故事报道,广度有余,但深度显得不足。贴近基层,见闻式的新闻报道能直观地传递信息,能为受众带来感动,但在发挥新闻的社会人文价值方面显得不足。新闻的价值应该是多层次和多视角的,在追求新闻背后的情感价值的同时,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和新闻背后的逻辑与伦理同样重要。“走转改”绝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新闻爆料,不应该停留在单纯的信息传递层面上,“走转改”完全可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新闻价值,挖掘新闻信息的内涵意蕴,在启迪民众思想与智慧,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走转改”同样可以进行深度报道,可以开展新闻评论,实现故事向真理的飞跃,实现触动、感动向引导与引领的转变。如果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久而久之,“走转改”很可能会消解于当今浮躁社会不断蔓延的“快餐文化”中,来自基层的报道反倒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信息接受疲劳。因此,只有将“走转改”的见闻式报道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才能增强其思想内涵,使人们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更好地吸收新闻背后的精神营养。

二、报道民生现象与促进问题解决相结合,提升“走转改”的社会影响力

大规模的走基层活动发现了基层一线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大量贴近基层一线的报道,拉近了公众与基层的距离,唤起了人们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但仅仅发现问题、通过媒体反映问题还远远不够。为营造和谐社会建设所需的积极而稳定、健康而和谐的舆论环境,“走转改”报道除了发现问题外,还需整合信息,促进问题的解决。

“走转改”一方面要深入基层,去发现、挖掘更多有报道价值的问题,同时还要指向明确,将发现问题与促进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在批评建议的基础上多预设解决方案,多体现意见的建设性。“走转改”在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方面有其优势,如能通过告知预警、监督质疑、信息整合、代言反馈等方式引导公众不断增强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促进问题解决,必能有效地拉近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与群众间的距离,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营造大环境与彰显小特色相结合,发挥不同媒介的自有优势

由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别的媒体传播特点各不相同,这客观上决定了其信息的传播方式各有特色。因此,深入推进“走转改”,不应一刀切,要积极探索和鼓励媒体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专长。

首先不同类型的媒介可通过不同途径来推进“走转改”。如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发展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无法比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有着强大的采编力量,在进行“走转改”报道时可以考虑在深度报道,在挖掘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上多下功夫。电视有着雄厚的资金和资源的优势,能进行视听的立体传播,则可以通过加强原创性内容给受众带去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满足人们对第一手信息、资料的需求。而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内容更丰富,实效性更强,互动性更高,但公信力有所不足,可以考虑通过汇聚和反馈信息、吸引公众参与互动、赢得公众认可、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等方面来进行“走转改”。

四、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唤起“走转改”内蕴的生机与活力

在推进“走转改”工作中,统一行动、完成规定动作有利于形成合力,但发挥不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并鼓励自选动作,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走转改”内蕴的生机与活力。

“走转改”本身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弘扬,是新闻报道观念的一种再创新,进一步将“走转改”推向纵深,必须将不断创新形式与拓展内容相结合,依靠群众路线,调动基层媒体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彻底地“改”,完美地“转”,自发地“走”,才能在弘扬传统的同时做到新风扑面。“走转改”强调的是扎根基层,融入生活,这客观上也要求新闻报道要在采访方式、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上能不断创新,能适应基层的多样性和生活的丰富性。一方面我们可在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之前,组织一些学术沙龙、专题研讨会等,提升他们的理论功底和把握大势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策划涉及基层的重大新闻采访活动,让年轻记者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深入基层的习惯,学会在基层抓重点、抓“活鱼”,写出鲜活的报道。

五、制度保障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促进“走转改”长效工作机制的形成

实现“走转改”的常态化必须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转改”沦为“一阵风”。推动走转改形成长效机制,要完善三方面的机制建设:首先是要有推进机制,要将“走转改”明确为媒体工作的常态,要有具体的举措去贯彻和落实“走转改”的有关要求,要有实际的解决措施实现真正的“走转改”,确保“走转改”出成果,见实效。其次要有激励机制,如突出质量考评,加大对优秀“走转改”作品的宣传和表彰力度。最后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除利用新闻媒体内部的有关评价机制推动“走转改”外,还可建立外部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通过价值引领、领导示范等让“走转改”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引导编辑记者深入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刻领悟“走转改”的现实意义,促使广大新闻工作者从“要我走”变为“我要走”。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走转改基层信息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