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慧玲
【摘要】中职院校的学生语文素质普遍比较差,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的很大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一难题,语文就成为中职教学中的摆设。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培养;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院校的多数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而且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进入学校前都带着自卑和失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大多对语文学习有厌学情绪,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要想让这种状态得以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把教学内容合理的融入其中,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借力激发学生的智能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潜力,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友谊的关系,这样就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能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智能优势,并能应用到语文学习当中。像有些学生喜欢绘画,有些喜欢唱歌和舞蹈等等,这些好像和语文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我们加以利用,就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让热爱电脑的学生编辑语文多媒体课件,如在《致橡树》这一课文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意境进行制作视频、音乐背景,还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范读,用各种多媒体形式来演示,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把一些爱好音乐、美术等各类学生集中起来,共同讨论协助完成语文教学课件。一些会舞蹈和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演绎话剧,如《雷雨》一文,可以给学生分配扮演角色,这样不仅能掌握语文知识,还能互相探讨剧本中的人物情境,感受文章中的语气、动作等文学描写。学生在筹划过程中还会主动的请其他老师来参与编排和背景设计,实现表演的最佳效果,在整个的布置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而且还了解了其他各科知识。找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积极的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评判者,学生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规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他们的付出,收获的是责任意识,当他们用规范意识去发现别人的错误时,也用规范意识在减少自己的错误,学生的各种作业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字也写得越来越规范了。美术、书法好的学生,就让他们出黑板报、手抄报,定期、不定期地给予展示,并鼓励表扬。
二、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学习成就
成就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获成功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欲望,中职生也希望自己收获成功,这些学生没有收获应试教育的喜悦,因此在中职院校的学习中不缺少批评,而是需要学校的认可和鼓励,当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成绩,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赞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同时也在内心深处感激老师。因此,中职校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从各个角度去欣赏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语文教学知识要由简到难,从基础性内容开始,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果,体验语文学习的成功,尤其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去表现,并给予表现的机会,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中的读、写、听、议等环节,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积极的表扬,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环境下,既使学生的心里得到满足,又进一步体验了语文的学习成就,同时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
三、用讨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
这个年纪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是最活跃的,他们大多已不满足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物、现象,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加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从生活中逐步开始,从生活中的语文需求入手,把所教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证明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与生活处处相连。教师在教学课上,也要善于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角度去认识语文,并且让学生把语文知识应用到课外,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的探究语文知识,增加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氓》这篇语文教学内容,先要让学生获取《诗经》的基础知识内容,了解《诗经》的来源,分析《氓》反映的社会背景,充分领会当时社会的爱情婚姻生活,以及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学生在学习以后,自由的探讨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并加以分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学生对文章中男女人物性格感兴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追求知识的积极性,深层次的挖掘当时婚姻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分组去讨论。这一环节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构建学习语文的激励机制非常难,而且应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彭艳春.教学体现“适应性”—让中职语文教学少些尴尬[J].管理观察,2009,(03).
[2]任雁翔.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成功(教
育),2009,(01).
[3]邹国伟.中职语文教学课改革要重点提高学生“四种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