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歌的挖掘和音乐特征研究

2015-05-19 10:23史一丰凌志远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歙县徽州民歌

史一丰,凌志远

(1.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2.歙县北岸镇文化站,安徽黄山 245041)

徽州民歌的挖掘和音乐特征研究

史一丰1,凌志远2

(1.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2.歙县北岸镇文化站,安徽黄山 245041)

2008年,徽州民歌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的成功,激励着徽州民歌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至今已挖掘出来的徽州民歌有200余首。该文对徽州民歌的挖掘、种类、特点、流传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使世人对徽州民歌有所了解,让它传得更广更远。

徽州民歌;挖掘;研究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作品。就中国民歌而言,分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汉族民歌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1]。民歌所演绎的是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因而,民歌具有“泥土气息”。同时,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娱乐、消遣、释放疲劳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民歌又是精神文化的产品。这种具有乡土性的精神文化产品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地处长江下游,安徽省南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自秦朝开始,已设徽州府,至今已有1700余年。古徽州府下辖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六县[2]。徽州多丘陵和山地,河谷交错,山水环绕,气候湿润。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躲避战乱的地方,也有许多文人墨客留恋此地景色而长居于此。徽州崇尚程朱理学,坚守宗族制度,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

徽州民歌和其他地区民歌一样,烙有当地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它虽然发掘较晚,但是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语调简洁且优美。徽州民歌也有自身的特点,它与徽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徽州民歌的挖掘

徽文化博大精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在徽文化中有一颗明珠却很迟才被发现,这就是徽州民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徽州无民歌,可是,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感到奇怪,这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没有自己的民歌是不可思议的。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协启动了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汪继长、刘凡、陆小秋等音乐专业人士发动各地文化站人员走遍乡镇农村挖掘、搜集徽州民歌。结果,那次搜集下来的民歌有近百首,从此打破了徽州无民歌的断言。

我们只能说徽州民歌深埋于徽州乡土社会,不融入其中,你就很难发现它们。自第一次民歌大搜集以后,徽州民歌的挖掘已经停顿了有20多年,直到2003年,在歙县文化局牵头下,由柯灵权带领,在全县范围内展开民间艺术大调查,其中包括徽州民歌、徽州民间器乐曲,民歌及器乐曲方面由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凌志远整理记谱后出版了《歙县民间艺术》一书。目前,凌志远老师还仍然去民间挖掘、搜集民歌,记录在案的已有近200首。

二、徽州民歌的种类和特点

1.号子。号子的音乐表现铿锵有力,富有律动感,歌词一般直接表述,朴实、简洁,没有曲折婉转的意思。号子能直接为劳动服务,增强劳动者的凝聚力,解除劳动中的精神疲劳。新安江是徽州母亲河,历代徽杭经商,新安江是水上唯一通道。当时的新安江不是大江,部分河道较浅,各类船只都需要靠背纤才能通行。因而,当年徽州新安江边的纤夫数量也很多,可以称之为纤夫帮。由于时间久远,许多当年的纤夫已经过世。寻找徽州老纤夫也是几代徽州音乐工作者的期望,2012年5月歙县三潭枇杷节之时,笔者和凌志远老师在新安江歙县绵潭段寻访到了三位老纤夫,其中年纪最大的时年82岁,他们从少年起就跟着父亲和村民在新安江边背纤,如今身上还有当年纤绳留下的印记。这次,经过凌老师的引导,老人家断断续续地为我们哼唱了一首船工号子《新安江上背纤帮》。这也是徽州民歌至今发掘的第一首劳动号子。如图1所示。

图1

图2

从该曲的旋法上看,休止符给整首歌曲的旋律带来了律动感。从声乐演唱技巧角度来看,休止符为歌唱者提供了换气的时值。一呼一唱,再配以各类衬词,让人能直接联想到当年新安江边背纤帮背纤的痛苦和艰难。

2.山歌。山歌是广大劳动者在山野劳动中创作的,多包含抒情、感慨之意,也作为吆喝、互相沟通的方式。徽州多山,茶叶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茶是徽州的主要产业,每年清明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采摘新绿的茶叶。原先搜集的民歌中没有反映采茶方面的民歌,2013年4月5日,笔者和凌志远老师来到黄山毛峰的原产地——徽州区富溪乡,在茶叶开采节那天与茶农一起上山摘茶叶,并访问了一些老茶农,通过引导她们回忆,搜集到了徽州民歌中的第一首反映茶农采茶的民歌《采茶调》,如上页图2所示。

这首《采茶调》主要反映了茶农看到茶叶丰收而喜悦的情形。并没有直接表现茶农的心情,而是通过茶农间的交谈之语,间接地表现出来。歌曲明显带有抒情意味,旋律悠长、细腻,节奏舒缓。

3.小调。小调多在人们消遣、娱乐、民俗节日及人生重大仪式中产生,曲调丰富、细腻。徽州的文化历史悠久,文人辈出,官宦众多,出过许多宰相,故礼仪严谨,讲究规矩,特别是程朱理学对徽州人的影响很大,尤其对徽州女人的束缚特别严厉。因而,古徽州女人的命运都非常凄惨。例如,在徽州民间婚嫁仪式中,哭嫁是新娘离开娘家前对家里父母兄弟表达的一种依依不舍、牵挂之情和互相勉励之意,有时还带有对自己所嫁入的夫家家境不好而表示不满的意思[3]。例如,这首《哭娇》反映了歙县南乡村里女人嫁到家境贫苦的里节山的高山上而哭诉委屈的心情。如图3所示。

图3

与蒙古族的相比较,徽州的“哭轿”(即“哭嫁”)显得徽州女人是那样的纤弱伤感和压抑,而蒙古族却显得那样开放、大方,乃至于豪放。车溪土家族的“哭嫁”虽然没有蒙古族那样豪放,却也明亮大方。徽州女人受“三从四德”及程朱理学的束缚最严重,歙县那么多的贞节牌坊便是见证。再说,徽商的兴起,徽州男人大都自小外出当学徒,做伙计,学经商。成婚后便长期在外,女人留守,长时间不能与丈夫在一起,还必须守妇道,压抑和悲伤不言而喻。所以从她们口中唱出的曲子怎不伤感?怎不压抑?徽州男人大多历代经商和外出做手艺,所以反映这方面的民歌也就不少,如“十送郎”“四绣红绣鞋”“正月十五看龙灯”等。“十送郎”表现了徽州女人送别丈夫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曲调同样是那样凄惨、含蓄和伤感。“四绣红绣鞋”和“正月十五看龙灯”则表现留守的徽州女人对外出做生意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许多民歌是同徽商文化紧密相连的。

三、徽州民歌的流传方式

徽州人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历史上也出了像许国大学士等朝廷大官。除了做官就是以做生意为荣。明清时期,徽商遍行天下,长江中下游地域,普遍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俗语[4]。无论是为官的还是经商的徽州人,他们当然不会去唱什么民间小调,而且从骨子里看不起民间小调,甚至认为唱民间小曲有伤风化。尽管如此,徽州民间还是有民间小调流传的。出不去的徽州人,就在贫瘠的山地里做农活,为了弥补收入的不足,好多人家都有做手艺的。这些做手艺的人吃的是百家饭,还时常到徽州各地互串做手艺,他们经常把各地听到、学到的民间小调在做手艺时哼哼、唱唱,其中最善于哼唱和传播民间小曲的要数竹匠手艺。竹匠手艺均在室外或众人聚在屋内编织,竹匠编织花样多,最能引起围观,交流机会多,其中便不乏有喜唱小曲相互传递。通过这些手艺人使徽州民歌得到流传。这是徽州民歌流传的一种途径。另一种便是利用徽州风俗,让民歌产生实用性,得以流传。主要表现在婚嫁和丧葬仪式中演唱的民歌。古徽州参与婚嫁仪式中的利市人和丧葬仪式中的祭司一般都是一些固定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工作者。只要四邻八乡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会邀请他们去主持,所以这类徽州民间调子就都到了广泛的流传。这是徽州民歌的第二种流传方式。

四、徽州民歌特色

不同的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必然产生不同特色的地方民歌。比如高原、草原、陕北等地方地广人稀、广阔无垠、人的心胸开阔、情感爽朗,其民歌也就相应的显现嘹亮、悠长、奔放、豪迈的特色。徽州可谓“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多地少,田地贫瘠,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5]。山脉环抱,河谷纵横,山环水绕,盆地围合,形成被群山阻隔的村落。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种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徽州人产生了一种自我约束的心理。徽州人历代以来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和学习,并且平民化教育很普及,早在元代就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说法。而后来的程朱理学对徽州人的影响特别深,族规家规都是按照程朱理学思想来制定的,大都充满着“务本业”“禁奢靡”“习勤劳”“考岁用”“崇厚德”“端好尚”“严约束”“慎婚嫁”这一类的戒条,同时禁止族人从事衙役、戏子、吹鼓手、理发匠等所谓的贱业,还繁文缛节地规定了许多禁约,其中有一条竟规定不准穿着华丽的衣服[6]。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和徽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致使徽州民歌显得凄婉、含蓄、压抑、伤感。

徽州民歌除旋律与其他地方有所区别以外,在唱词方面也有不同。从《十二月采茶谣》看,词的内容表述了历史人物的故事。徽州民歌中还有许多这类歌词。就《十二月采茶谣》来说,采茶只在清明以后,不可能12个月都有茶采。很显然,这里是借12个月采茶来唱历史人物故事。那么,徽州的普通百姓是从那儿得知这些历史人物的呢?我们知道,徽州是徽剧的发源地,而徽剧(也称徽戏)的剧情大多是讲诉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故而徽州民歌里有许多就表现这些人物故事。这也反映了徽州民歌与徽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图4所示。

图4

这首《请五猖》就是徽戏的高拨子。高拨子是徽戏中的一种腔体,用dol和sol弦来定调。和“西皮”、“二黄”一样,高拨子以其曲调高亢、激昂的特点仍然保留现在的京剧、徽戏的唱腔中。例如《徐策跑城》就是以“高拨子”腔体为主的一出戏。

徽州民歌是徽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发掘得比较晚,但是保存完好。徽州民歌的挖掘、研究、继承和发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凌志远老师多年来对徽州民歌挖掘和保护工作只是给我们后继的音乐工作者带了头、指了路。徽州民歌是有地方特色的、有价值的民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条例,在民族音乐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做好徽州民歌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保护中国传统音乐的需要,更是弘扬徽州地方文化的需要。

[1]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21.

[2]汪良发.徽州文化十二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35.

[3]柯灵权.古徽州村族礼教钩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183.

[4]齐琨.乡礼与俗乐—徽州宗族礼俗音乐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11.

[5]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徽州历史地理[EB/OL]. [2014-11-09].http://www.tourmart.cn/marketing/2006/02/05 Content.do?topid=164.

[6]屯溪区法院网.徽州传统的乡村管理与当代法治建设[EB/OL].[2014-11-09].http://ahtxfy.chinacourt.org/article/ detail/2012/03/id/795069.shtml.

Excavation of Huizhou ballad and Study of Its M usical Characteristics

Shi yifeng1,Ling zhiyuan2
(1.School of Art,Huang Shan Un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2.Cultural Center of Bei’an Town,She County,Huangshan 245041,China)

In 2008,Huizhou ballad hasbeen successfully enrolled in the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list,which boosts the program ofdiscovery,protection and heritage of it.Up to the presentstage,more than 200 balladshave been discovered.This papermakes a research into theexcavation,categories,characteristics,spreadingmodes,ect.soas tomake people havea btterunderstandingofHuizhou ballad andmake itspreadmorewidely.

Huizhou ballad;Research

J616.2

A

1673-8535(2015)01-0072-04

史一丰(1980-),男,浙江湖州人,黄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凌志远(1947-),男,安徽歙县人,歙县北岸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研究方向:徽州地方音乐。

(责任编辑:孔文静)

2014-11-2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AHSKQ2014D119)

猜你喜欢
歙县徽州民歌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港
徽州绿荫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歙县找寻王茂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