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涛 富晓丽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是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主要由啮齿动物传播[1],主要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目前已发现的HV至少可分为 40种血清型或基因型[2],鼠类是其致病的主要传染源。抚顺地处长白山的余脉,鼠种类多,是国家最早开展出血热监测的哨点之一,多年来一直未间断春秋两季的鼠类监测。
1.1.1 监测地点和时间 抚顺市的辽宁省监测点清原县,市监测点抚顺县、新宾县。监测时间为鼠密度高的春秋两季,即2013年的4月和10月。
1.1.2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在每个监测点的村内、野外布夹,无菌剖取鼠肺,并用滤纸条沾取鼠血,液氮冻存待检。
1.2.1 鼠肺HFRS抗原检测 将鼠肺进行冷冻切片,冷丙酮固定7min。用间接免疫荧光 (indirectfluorescentantibodytest,IFAT)方法检测HFRS抗原。HFRS病人恢复期血清适当稀释后作为一抗,加于切片标本上,每孔20 μL,同时做阴性和阳性对照,置湿盒内37℃孵育 30min,于 0.01 mol/L PBS(pH7.2)震洗 3 次,蒸馏水轻洗脱盐,室温吹干;滴加羊抗人IgG荧光抗体,每孔20 μL,置湿盒内37℃孵育30min,按上述方法洗涤、吹干;90%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测。镜下组织细胞内出现典型的黄绿色荧光为阳性。
1.2.2 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 汉坦病毒(HV)特异性IgG抗体,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操作。ELISA试剂盒,由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提供
表1 监测点鼠种构成及带毒率
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2010酶标仪。
2013年间共捕鼠421只,鼠种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大林鼠为主,且以褐家鼠、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抚顺县汤图乡汤图村在春季监测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高于褐家鼠(表1)。检出IFAT阳性17份,平均带毒率为4.04%HFRS抗原。秋季鼠带毒率高于春季。
秋季鼠血清HFRS抗体水平高于秋季。见表2。
表2 不同监测点鼠血清HFRS抗体水平情况
在监测的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大林鼠等鼠种中,褐家鼠鼠肺数为186,检出HFRS抗原阳性数为8,带毒率为4.3%;黑线姬鼠鼠肺数为180,检出HFRS抗原阳性数为8,带毒率为4.44%;大林鼠鼠肺数为29,检出HFRS抗原阳性数为1,带毒率为3.45%,带毒率无显著差别 。
见表3。
表3 2013年抚顺市监测点鼠带毒率和抗体阳性率
通过对抚顺市鼠密度较高的春秋两季的四个监测点监测,监测结果为鼠带病毒率为4.04%,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59%,其潜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抚顺的清原县监测点曾经在棕背平鼠中发现普马拉型汉坦病毒[3],但是这几年监测非常关注棕背平鼠,但是从未在棕背平鼠中监测出汉坦病毒毒株。经浏览疾病监测网,抚顺市近几年的人群发病数与辽宁省人群发病基本一致。阳性毒株PCR分型结果为以SEO型汉坦病毒为主,也与辽宁省是以SEO型汉坦病毒为主的SEO和HTN混合型疫区的结论相吻合[4]。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及小型哺乳动物均易感染此病,在感染后一定时间内体内携带病毒,并从排泄物排泄病毒而成为该病动物源性传播的基础,HFRS呈高度散发,抚顺地区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其中辽宁省的疫情尤为严重,最高年发病数达5431例[5]。因此,进行宿主动物定期监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预测预报及制定防制预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Yu XJ,Liang MF,Zhang SY,et al.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1,364(16):1523-1532.
[2]Jonsson CB,Figueiredo LT,Vapalahti O,et al.A global perspective on hantavirus ecology,epidemiology,and disease[J].Clin Microbiol Rev,2010,23(2):412-441.
[3]刘刚,李川,扈光伟,等.在中国发现普马拉型汉坦病毒[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3,17(1):55-57.
[4]耿英芝,田疆,刘芸,等.辽宁省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亚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594-1596.
[5]秦彩明,刘芸,姚文清.辽宁省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6):52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