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凯 (天津市西青医院内科,天津 300121)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虽然农药会在防治草、虫、病、鼠等方面起到有效作用,但也导致一系列不良发应,如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等[1]。甲胺磷中毒是医院急诊内科最常见的危重病,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在治疗甲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疗效,现研究如下。
1.1 一般资料:60 例患者中包括男28 例,女32 例;年龄是22 ~48 岁,平均(28±2)岁;其中13 例轻度中毒,22 例中度中毒,25 例中度中毒。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在中度程度、性别、年龄等因素均无显著差异,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①一般处理:对60 例患者进行一般处理,即切断毒源,避免继续中毒。同时保证药物的快速起效,维持患者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措施,加速中毒患者机体的恢复[2]。②抗胆碱药及胆碱酯酶复活剂的应用:给予两组患者一定剂量的氯磷定。治疗组患者按照中毒程度分别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药物1 ~2 mg(轻度)、2 ~4 mg(中度)、4 ~5 mg(重度)进行治疗;对于1 h 后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仍低于50%或症状未完全消失的中、重度患者,追加首剂半量再次肌内注射。全血的胆碱酯酶活力高于60%或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应停药进行观察;全血的胆碱酯酶活力低于50%或中毒症状未消失的患者应继续维持剂量1 ~2 mg。对照组患者按照中度程度分别静脉注射药物阿托品2 ~4 mg(轻度)、5 ~10 mg(中度)、10 ~20 mg(重度)进行治疗,在用药后10 min,30 min 和1 ~2 h 后分别追加药物,直到达“阿托品化”后方可减量维持[3]。
1.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总用药量、不良反应率、抢救成功率和反跳率。不良反应主要是指是否有尿潴留、心动过速和视力模糊等现象出现;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胆碱酯酶的活性高于60%即为抢救成功。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SPSS18.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起(效mi时n)间 药(物m用g)量抢救(成%功)率 反(跳%率)不(良例反)应观察组30 24.17 5.35±2.46 96.67 10.00 2对照组30 41.05 112.21±2.22 83.33 30.00 8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药物用量、反跳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1 例心动过速和1 例尿潴留;对照组有8 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4 例心动过速,2 例视力模糊和2 例尿储留。见表1。
传统治疗甲胺磷农药中毒时一般应用阿托品,但阿托品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较难掌握,且阿托品的生物半衰期仅2 小时,中毒剂量与有效剂量接近,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阿托品过量导致的中毒。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药物用量、反跳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这主要归功于盐酸戊乙奎醚的药理作用和优点,该药物的抗毒作用和基础药理都显著优于药物阿托品,且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受体选择性抗胆碱药,对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对M1、M3、N1、N2 均有作用,但对M2 受体无作用),能够较全面的对抗急性甲胺磷农药所导致的中毒症状;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不易出现心跳过快、尿储留等不良症状。但阿托品对受体无选择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使用方法和剂量不正确都会导致机体发生损害,故疗效不如盐酸戊乙奎醚。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治疗甲胺磷农药中毒具有以下优点:①简便易行,用药总量和次数均低于对照组;②具有受体选择性,同时对瞳孔、心率、体温等变化无显著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③药效快,治愈成功率高;④胆碱酯酶的活力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有效治疗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且该药物起效快,不良发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1] 邵旭武.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45 例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4):486.
[2] 赵二鹏,申玉良,王 平.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11(1):651.
[3] 曾繁忠.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救治有机磷中毒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1(9):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