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英 荣守范 刘腾飞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社会对各类材料的要求与需求也有了极大的改变,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进一步统一教学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在材料学科中的应用,为国家培育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系统 材料科学 工程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a)-0170-01
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以往的经济竞争转型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创新是国家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创新精神、意识、能力、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材料学科持续的快速进展与不断的转化,各类新型的知识、理念、方式以及技术更是不断的涌现,所以培养材料学科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主要阵地,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现阶段,我国很多的高校教学体系构成大都是院、系以及专业教研室为主,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教师单方面的传授和相对单一化的考试。学生学到的知识一般都是间接的,直接性的知识体验及探究能力不足;由于教师长时间施行传统教学,使学生顺向思维模式不断牢化,也就是教师所教的和教材上写的都是正确的,这类不会质疑的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认知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但是却很难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意识,使得学生们的思维趋势非常单向化,批判性的思维不足。
创新人才的知识构成均是由直接知识及间接知识这两类组成的。国外的教育不会直接性的给学生灌输众多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该怎样面对陌生的领域并找出解决的方式。我国的教育却是相反的,这样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2.1 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定位
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务必要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与目的进行定位。材料学科人才的目标无疑是培养能够发现、提出并解决材料学科中的所涉猎到的新问题的人才,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是全方面的,均不可能解决其科学研究中的一切问题,都必须要有其它学科知识进行支撑和辅助才能完成。因此,培养材料学科的创新人才,不仅要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材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辅助专业或学科知识进行不断的渗透,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敬业精神。高校应尽早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要经过宣传资料、专业讲座、学术论坛、网络宣传等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科知识、学科历史、发展现状、应用领域等方面向学生进行宣传和介绍,帮助学生尽快的完成对材料学科从认识-认知-产生兴趣-激发专业自豪感-确定专业理想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质。还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树立敬业精神。
2.2 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业定位
材料学科是最典型的工科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相关的产业发展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的需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的源泉与依托,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前进动力与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的材料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无论是对传统的材料产业还是新型的材料产业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发展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产业竞争也随之日益激励。因此,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充分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多向社会输送产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3 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定位
与所有事物的进展规律都如出一辙,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构建也与国家的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要深入了解各个国家的培养体系,并结合自身国家的国情,综合性的制定出一套适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持续积累,总结出各国的经验,构建出科学的、合理的教育体系。
3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革新探究
3.1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材料学科是典型的工类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性知识的体验,从而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以我院为例,设有教育部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高校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教育厅校企共建耐磨材料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省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省人才创新培养试验区、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铸造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学生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实验室,给学生进行自主式的实践操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同时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将学科科研项目与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组织和指导学生适当的参加学科的科研活动,强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并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逐渐强化学生在基于处理科学性问题,或是较为重大的工程技术性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学生能够用创新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强化校企研合作
校企研合作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以及学科研究团队不同的教学环境及资源,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特点及优势,将课堂的知识传授、学校的综合教育、以及企业实践中获得的直接性经验,全方位的融入到学生的培养中,使实践探究科学有效的融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部进程中,不断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面革新,全面提升學生培养的质量。
高校是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主要基地,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对其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将“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特别是针对材料学科这样专业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社会需求较广的专业,应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出不仅具有广阔的基础性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建国,赵薇.探讨生源级差,创新人才培养——以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学科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62-64.
[2] 黄佳木,彭小芹,刘天模,等.依托学科基地创建实验平台,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