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地质研究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2015-05-13 08:00任德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剩余油

任德强

摘 要:稠油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对断层特征的认识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断层可以改变断块的构造形态,也可以影响储层的油水分布。以J7-14块油田为例,从提高开发水平出发,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对断层特征进行认识、再认识,重新确定层组划分,明确油水分布规律,抓住平面上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复算储量,为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可有效地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精细地质研究 断层特征 剩余油 复杂断块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a)-0078-01

1 油藏基本情况

J7-14油田构造上位于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第二断阶带,断块东西长1.7km,南北宽0.81km,构造面积1.31km2,含油面积0.7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22.5m,原油地质储量305×104t。构造形态为由北向南倾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6~7o,构造高点位于J7-41-40井附近,闭合幅度80m,内部发育多条次级断层,为复杂断块油藏。开采目的层为S3组的Y油层和X油层,是边底水层状砂岩油藏,油层埋深-980m~-1060m,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1.3%,平均渗透率为1.034μm2,属于中孔、中高渗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5.9%。

J7-14油田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的特点。地面脱气原油密度(20℃)0.981g/cm3,脫气原油粘度(50℃)2790mPa·s,属于中~重质稠油,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553.3mg/L,水型为NaHCO3型。原始地层压力10.95MPa,压力梯度1MPa/hm,地层温度为46℃,折算温度梯度3.17℃/hm。

该油田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目前共投产油井24口,开井15口,日产液332t/d,日产油48t/d,平均单井日产油3.2t/d,累产油28.919×104t,累产水95.191×104t,累注汽33.587×104t,采油速度0.5%,综合含水87.4%,采出程度10.9%,回采水率283%,累计油汽比0.86,目前地层压力2.5~3.6MPa。

2 地质特征再认识

早期研究认为:断块内部发育5条断层,将区块分割成5个断块。通过进行小层精细对比,结合动态分析,构建新的地质模型。认为区块内部共发育11条断层,对断块的油水分布起控制作用。

2.1 构造特征

J7-14油田是复杂的多高点鼻状构造。构造高点位于断块北部J7-41-40井以东约300m处,该构造的形成与J7-41-40断层有关。

2.2 断层特征

断块内发育9条NEE、NE及近SN向三组正断层。断距一般小于50m,延伸长度不长,断层面倾角一般62-70°,形成于东营组末期。主断层被其它方向断层切割,平面上不同走向断层呈“入”字型,纵向上多呈“Y”字型。断层对油藏流体具有封闭性。

开展精细地质研究,经井间对比后认为:5-16、6-16、7-16、8-16的Y油层顶部均有断点,断距均为32m,倾向为北倾的正断层,倾角为62°。通过4条过井油藏剖面综合分析,认为6-017断层应该在5-017井-8-017井一线,与原构造对比,该断层在8-017处北移了45m。

2.3 层组划分

J7-14油田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以及第四系平原组。该区沙一、沙二段[1]地层为辽河裂谷裂陷阶段衰减期连续发育起来的扇三角洲沉积,依据目的层的旋回性[2],考虑岩性组合关系,将油层划分为4个油层组(YⅠ、YⅡ、XⅠ、XⅡ)、12个砂岩组、24个小层。

主要对比标志层:

Ⅰ玄武岩:发育在东营组底部,深灰色玄武岩,厚度10~25m,测井曲线表现为低感应、低时差、自然电位平直;

Ⅱ“漏斗”泥岩:发育在沙一中段底界,是Y油层和X油层的分界,测井曲线表现为特低感应值,呈“漏斗”状,高时差、自然电位平直,厚度一般5m~15m;

Ⅲ“钟形”泥岩:发育在YⅠ组和YⅡ组之间,岩性为灰色泥岩,厚度2~10 m,钻遇率80%;

Ⅳ“指状”泥岩:发育在XⅠ组和XⅡ组之间,岩性为灰色泥岩,厚度2~12m,平面分布较稳定。

2.4 储层特征

J7-14油田储层为扇三角洲前缘相砂体[3],岩性为含砾、粗~粉砂级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硬砂质长石砂岩组成,粒度中值0.18~0.27 ~mm;储层以泥质胶结为主,成岩性较差,含油井段150~250m,平均油层有效厚度34.2 m,净总厚度比0.35~0.39,孔隙度28.9~26.4%,有效渗透率0.829~0.911μm2。

2.5 储量复算结果

容积法计算原油地质储量公式:

N=100·Ao·h·φ·Soi·ρoa/Boi

其中:Ao—含油面积,km2;h —油层有效厚度,m;φ—油层有效孔隙度,f;Soi—原始含油饱和度,f;ρoa—地面原油密度,g/cm3;Boi—原油体积系数;N—原油地质储量,×104t。

复算原油地质储量为152.1×104t。

3 潜力分析及对策

3.1 潜力分析

(1)根据井温曲线,射开油层的上部吸汽量高于下部,说明上部层动用程度高。

(2)利用侧钻井电测曲线与老井电测曲线比较,分析油层纵向动用情况。侧钻井电测曲线与老井电测曲相比较,其水淹部位的电侧曲线值发生明显变化。对含油性具有敏感性的深浅三侧向电阻率值明显变小。

(3)利用测温剖面及侧钻井电测曲线,评价本区动用较好的油层占射开油层的47.3%~59.3%。平均52.3%。

(4)按照物质平衡法计算各油层组的剩余储量。

当油藏开发到一个时期后,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其剩余储量Ns可表示为:

Ns=N-Np

其中:N—原始储量;Np—累计采油量

分析认为:YⅠ剩余储油量最大,XⅠ油组采出程度最高。

3.2 开发对策

依据83m正方形井网,在7-16块可部署开发井4口,单井控制地质储量5.1×104t。

4口井完钻投产后,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平均单井日产油9.5t,最高日产油16t,单井日增产原油6.3t,平均单井年增油为1764t。

4 结论

(1)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宜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模式进行开发,随着开发井网的完善,对构造特征及油层特征认识逐步深入;

(2)断层可以控制断块的构造形态,也可以影响断块内储层的油水分布;

(3)开发过程中的精细地质研究,有助于搞清楚油水分布规律,明确潜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凯.辽河西部凹陷西南部沙一、二段沉积体系与层序特征[J].特种油气藏,2002,9(5):22-25.

[2] 喻国凡.辽河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储层沉积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2):12-14.

[3] 任德生.断陷盆地构造样式与油气[J].海洋石油,2003(9):16-22.

猜你喜欢
剩余油
锦607块蒸汽吞吐后期剩余油及挖潜配套技术研究
加强水淹状况分析,评价剩余油分布状况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卫22块注采调整及挖潜研究
一种基于SOM网络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