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到底该怎样考查概念
——以七年级上学期一些习题为例

2015-05-13 07:09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严冬梅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单项式数轴习题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严冬梅

命题到底该怎样考查概念
——以七年级上学期一些习题为例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严冬梅

命题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很多老师的兴趣点,加以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考试,特别是中考、学期(年)期末统考的“现实引领”,各种命题“成果”在网络上传播得热闹非凡,客观地讲,绝大部分命题体现了数学老师的心血和智慧,但有些命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越往“底层”的学案单、周测、单元练的试题更是缺陷明显,有些试题的考查立意是关注概念,其实却是在歪曲、丑化数学概念,使得数学以一种怪怪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讨厌数学,影响着数学的形象.笔者列举一些“常见”的习题,商榷这些习题的命题立意,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考查概念的常见题及其商榷

例1式子-|π-3|等于().

A.π-3B.π+3C.3-πD.-3-π

商榷:这道题立意是考查有理数意义部分绝对值的化简,然而命题者为了增加所谓的解题层次,引入了无理数π进来,让学生辨析π-3的正负,再化简绝对值符号,然后前面再来一个“-”,使得习题的效度、信度下降,因为学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阻碍,都难以成功解题.再说,除了个别版本的教材外,在有理数的意义部分,并没有引入无理数,一般都是在实数部分才引入这个概念,所以这里将π引入化简考查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检索教材上的绝对值符号的化简,没有这样的习题.

例2单项式-3×102x2y的系数、次数分别为().

A.-3×102、二B.-3、五

C.-3、四D.-3×102、三

商榷:本意是考查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出发点很好,但是命题者为了搞晕学生,综合了科学记数法进来,使得单项式“不伦不类”.如果认真思考单项式概念在全章的位置就会发现,单项式的概念是为多项式的概念服务的,只要学生能辨别数字因数、字母次数的和就行了,不必在此基础上再综合一些其他的知识点,搞晕学生,把数学引入繁杂、难理解的境地.

例4下列说法:①a为任意有理数,a2+1总是正数;②方程x+2=是一元一次方程;③若ab>0,a+b<0,则a< 0,b<0;④代数式都是整式;⑤若a2=(-2)2,则a=-2.其中错误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商榷:这道选择题是七年级期末考试中某套试卷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题.首先,这是一种品味不高的选择题型,原因是五个命题只要有一个判断出错,都会影响最后的答案,造成试题信度、效度不高.其次,对于说法②,学生在七年级还没有接触分式,但方程x+2=中已出现分式,这是不恰当的,现阶段应该回避这种形式.说法④也出现分式.

例5(1)若关于x的方程+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__.

(2)若关于x的方程(m-2)x|m|-1=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__.

(3)若方程(2-m)x2+3mx-(5-2m)=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__.

商榷:这类问题随处可见,不仅在七年级,在后续方程定义的练习中也存在.题目看似渐次变式,由易到难,实质上却是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向细枝末节,走向繁难.其实,只要学生了解了数学概念,学会识别一元一次方程,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就不会影响后续学习,没有必要拓展到(2)、(3)两问上.

例6阅读材料:我们知道|x|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数x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x|=|x-0|,也就是说|x|表示在数轴上数x与数0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为|x1-x2|表示在数轴上数x1与x2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问题1:已知|x|=2,求x的值.

解:容易看出,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对应的数为-2和2,即x的值为-2和2.

问题2:已知|x-1|=2,求x的值.

解:在数轴上与数1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为2的点对应的数为3和-1,即x的值为3和-1.

仿照阅读材料的解法,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1)|x|=3;(2)|x+2|=4.

商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绝对值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然而现实教学和同步测试时,像“例6”这样的习题层出不穷,很多老师热衷于将绝对值“深挖洞”,非得把绝对值的学习引向繁难;其实,思考一下七年级学生刚入初中时学习绝对值的目的就容易发现,绝对值的出现是为了后续有理数的运算服务的,理解这一点后,就知道没有必要将绝对值的训练、考试难度盲目拔高了.

二、进一步的思考

1.多思考数学概念在数学上的地位,努力开发“真正的数学题”

关于“真正的数学题”,章建跃教授认为:“真正的数学题目应该满足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反映数学本质,与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相关,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体现基础知识和联系性,解题方法自然、多样,具有发展性,表述形式简洁、流畅且好懂.”上述例1~例4的问题出在“纠缠细枝末节”上,对基本概念的联系性、发展性思考不多.

例7我们把形如ax+b=0(a≠0)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下4个方程:4x=24;1700+150x=2450;0.52x-(1-0.52)x=80;-x+4=0.

(1)上述方程中哪些形式符合“一般形式”,请找出来,并指出a,b的值;

(2)上述方程中哪些不符合“一般形式”,请将它们变形为“一般形式”.

命题意图:关注一元一次方程概念,训练学生学会高效变形.所选的4个方程都来自教材79页第1节.

2.认真研读教材中例习题的价值,构思在此基础上变式生长

江苏刘东升老师在他的《经历问题生成,深刻理解教材——人教八上“每日一题”命题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简介了“每日一题”的实践与思考,笔者很受启发,特别是文章强调要重视研读教材中例习题的观点,确实值得倾听,当前很多学案、考卷脱离教材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比如上文提及的例1~例6在教材上都难找到对应的原型.作为本文的结束,笔者提供一个由教材例习题出发,构思变式生长的尝试,供研讨.

例8如图1,数轴上的两个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b.

图1

(1)请写出从图1中能看出的一些信息(至少4条).

(2)有人从两点间距离公式的角度思考了点A、B之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相关问题,并简答.

(3)若现在图中有A、O、B三个点,进行如下的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5次这样的操作后,数轴上共有几个点?

(4)练习上述问题后,从一个数轴图形出发,能研究这么多的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三、结束语

命题研究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大力培养的基本功,而不仅仅是出几份试卷,扎实的命题功夫常常可以体现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是例习题的改编、生长和追问上.本文选取一些常见考题,并逐题给出商榷的意见,个性化成分多,供批评指正.

1.章建跃.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J].数学通报,2013(2).

2.刘东升.经历问题生成,深刻理解教材——人教八上“每日一题”命题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下),20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猜你喜欢
单项式数轴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数轴的作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学习整式概念莫出错
如何学好数轴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系列解读(二)
数轴上的小数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