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思维差异的课堂观察与反思

2015-05-13 07:09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朱文娟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辅助线定值长度

☉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朱文娟

教学参谋

基于师生思维差异的课堂观察与反思

☉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朱文娟

一、问题背景与观测方法

背景:总感觉课堂上的有些教学行为不是十分有效,总感觉有些课堂上教师的教不符合学生此刻的学习需要,总感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一些距离,总感觉师生的思维存在着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恰恰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于是,想借助具体的一些题目、具体的课,观察师生之间的思维差异.

题目:如图1,BA⊥MN,A点是垂足,AB=4,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BPC=∠BPA,BC⊥BP,过点C作CD⊥MN,D点是垂足.设AP=x,PC=y.

图1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2)线段CD的长是否会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D的长度;若不变化,请求出线段CD的长度.

(3)当△PDC与△PBA相似时,求x的值.观察方法:

二、教学者的思维发生与发展过程

刚看到题目时,笔者的第一直觉是线段CD的长会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恰如第一问中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可利用△PCB∽△PBA求得),于是笔者开始思考如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的长度.

紧张地思考了3分钟左右,当发现没有办法找到CD的长度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时候,笔者开始反思这个直觉:CD的长度会不会是一个固定的值?

再次读题,笔者感觉CD的长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从而开始思考如何找到这个定值.

假如CD的长度是一个定值,那么当∠APB=60°或者当∠APB=30°时,CD的长度应该一样.

图2

图3

此刻,笔者已经确认CD的长度就是一个定值,而且这个定值就是8.

至此,笔者已深信不疑:CD的长度就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就是8.

可是该如何运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CD的长度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呢?

笔者先后找到了下面五种方法.

方法1:过点B作BE⊥CD,垂足为E,BE交CP于F,则四边形BADE是矩形(如图4).

图4

CD=DE+CE=AB+CE=4+4=8.

总感觉方法1有些烦琐,于是想寻找更好的方法.

CD=DE+CE=AB+CE=8.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笔者继续反思、努力寻找,又发现了三种方法.

方法3:∠CBE=∠PBA=∠PCB,于是可设∠CBE=∠PBA=∠PCB=α.

方法4:作辅助线(如图4).

由∠CBE=∠PCB,得CF=BF.

又∠FBP+∠CBF=90°,∠FPB+∠PCB=90°,则∠FBP=∠FPB,则BF=FP.

则CF=FP.

则CE=DE=AB=4.

方法5:如图5,过点C作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F⊥PC交PC于点F,得四边形ADCE是矩形,∠EBC=∠BPA=∠BPF,∠BCE=∠PBA=∠PBF=∠PCB.

由∠BPA=∠BPF,BA⊥AP,BF⊥PC,知BF=BA.

同理BF=BE.

则BE=BF=AB=4.

则CD=AE=8.

图5

三、走进课堂之后的尝试与部分学生的思维概述

1.在一个平行班上记录的部分数据

上课3分钟后,教师开始询问第一问中的函数关系式.发现:约有的学生在三分钟的时间内,精力没有集中到题目上.

上课6分钟后,发现约有15%的同学认为线段CD的长度会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43%的同学认为CD的长度不变;42%的同学尚在迷惘困惑中,不知道“变”还是“不变”.

生1:老师,要不要加辅助线?

师:我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加辅助线,而是首先判断CD的长度会不会随x的变化而变化.假如你认为CD的长度随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请努力寻找CD的长度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假如你认为CD的长度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你有没有办法知道CD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发现学生尚没有领会教师的意图时,教师进一步提示学生:在解决与动点有关的问题、解决与定值有关的问题时,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时常有效.比如,我们可以从几种特殊情况开始考虑,如∠APB=60°、∠APB=30°时.

生2:这样也可以算证明吗?

师:这样不可以算证明,但这样尝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CD的长度会不会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上课第10分钟,学生L发现了与方法1类似的方法(限于篇幅,不再具体将这个方法单列,统一使用方法1表示师生双方此刻的思考结果).

师:很好,看来我们的思路还是有某些共同之处的,老师想到的第一个方法也是这个,只不过我在发现这个方法之后即感觉这个方法有点繁,于是我试图改进这个方法,再后来,我就连续发现了四种方法.同学们可以继续寻找新方法,也可以考虑改进这个方法,少部分同学也可以在练习本上整理这个方法.

上课第20分钟时,学生Z发现了方法4.

教师表扬了学生Z,并鼓励大家继续思考,随后,这节课上也出现了几个有价值的思考,但教师也发现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于是教师只好收回尝试,引导全班学生集中思考教师发现的其他方法.

2.在一个特长班上记录的部分数据

与平行班类似,开始的前三分钟效率依然不是很高,尽管这是一个特长班.

上课第6分钟的时候,发现:约有30%的同学认为CD的长度随x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两位同学居然肯定地回答:变!一定变!

只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不变”,其余的同学也是在“变”与“不变”之中彷徨,不知道是“变”还是“不变”,也缺乏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与平行班一样,教师进行了类似的提示.

意外的是,在这个班上生成的第一个方法居然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方法(记为方法6).

方法6:延长CB交直线MN于点M(如图6).

图6

易证∠AMB=∠ABP=∠PCB.

又PB⊥CM,则CB=MB.

则CD=2AB=8.

相对于前面所找到的几种解题方法,方法6的简洁与巧妙,令人折服.教师发自内心地赞美了这种方法,表扬了这个学生.毕竟是特长班,在教师表扬的声音尚未散尽的时候,方法4与方法5先后在这个班上生成.

更令人惊喜地是,学生J又提出了方法7.

图7

又四边形ADCE是矩形,则CD=AE=8.

大约在第20分钟的时候,这个班上才出现类似方法1的方法,因为同学们的方法相对简洁,所以将其称为方法8.

方法8:作辅助线(如图4).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又先后在上述辅助线的基础上,添加若干辅助线,提出了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问题的方法(本文不再介绍).

四、基于师生思维差异的比较与思考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存在着诸多差异,扎实的“双基”未必一定催生优秀的思维方式

教师的“双基”绝对要比任何一位同学都要扎实,但是扎实的“双基”未必就一定能够生成优秀的思维方式.相对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我们发现教师的解题能力稳居80%的学生之上,但是位于部分数学优秀生之下.

由此想到,习题教学,未必需要先讲老师备课时设计好的方法,应该先让学生充分尝试,即使在这个班上没有生成预设之外的方法,那么更多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在亲历或欣赏他人思考的过程中,收获更多预设之外的东西.

2.教师擅长反思,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侧重于多做几个题目,不善于反思,缺乏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整体分析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感觉90%以上的学生都不善于主动反思、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满足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笔者与多数同学沉浸于发现的喜悦中的时候,笔者发现也有个别同学没有参与其中,而是忙于思考后面的问题.

3.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解题的目的

会解答某个题目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借助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即使达不到优化思维、改善思维的方式,至少也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寻找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走出纯知识立意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过重,师生双方均沉沦在题海、试卷、教辅之中,这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中的个别学生不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多种方法的探究过程中,而宁愿利用这个时间多解答几个题目,就可以从侧面说明问题.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数学教师,必须要勇敢地从纯知识立意的教学环境中走出来,走进思维教学的层面,走进能力立意、人本立意的教学空间,研究学生的思维状态.

如何研究学生的思维状态?

不妨从最初思考、思维变化、最终思考着手调查!

可以统计依据最初思考(即直觉)就可解决问题的同学,恰当地鼓励这些同学;帮助因通过最初思考无法解决问题而思路受阻的同学走出困境,引导他们换一个视角审视问题;引导全体同学回顾整体解题分析过程,并经梳理形成最终的思考,力争借助某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将这个最终思考凝聚生成新的情境.假如此刻,我们能够在学生脸上寻觅到若有所悟或恍然大悟的神态,那么我们此刻的“教”,或许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有效!

5.教学相长,只有生成于容纳教学相长的环境中,生成于教师勇于向学生袒露真实思维的教学环境之中,生成于能够容“变”、顺“变”的非线性执行预设的教学流程中

与学生一起解答一个大家都未曾思考的题目,让学生能够零距离地看到成功的解题思考固然很重要,让学生能够真实地看到诸多未能解决问题的真实思考更重要!即使是让学生偶尔看到老师的窘态,也不是什么大事.

善于向学生学习,真正树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意识,教学相长,或许才能够真正呈现于你、我、他、大家身上.

猜你喜欢
辅助线定值长度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两种重要的辅助线
1米的长度
遇见角平分线如何作辅助线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爱的长度
常用辅助线在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