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及延展效应

2015-05-11 16:24逯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格生命精神

摘   要

自80年代我国引进有效教学理念以来,国内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对有效教学的探讨基本上处于“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的“应然”层面,这些探讨过于宏观、宽泛和理想化,很难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具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扶手。为此,可尝试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入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自己提炼出的“善知识”、精心设置的优美动人的情境去触及学生的思维、情感,使学生从灵魂深处瞬间产生一种顿悟;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从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去诱发学生汲取其中的精髓,继而在其身上产生一种谋求课后进步和发展的延伸拓展效应。

关键词

有效教学  顿悟  延展效应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是解决教学效益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有效教学理念以来,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陆续关注“有效教学”。在2001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多次探讨,但大多集中于“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而不是“实际上是什么”。这些探讨过于宏观、宽泛和理想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一线教师来说仍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可分顿悟和延展效应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呈递进关系,顿悟是起点,产生延展效应是终点。将有效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便于将其带离宏观的“应然层面”,而扎根于微观的“实然土壤”,从而指向那些难以描摹、触及学生灵魂深处、体现其生命张力、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东西,同时,也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可具体操作的扶手。

一、有效教学中的顿悟

1.有效教学中顿悟的阐释

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并非凭空产生,它汇聚了佛学、心理学之精华。

佛学中的顿悟。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首先提出“顿悟”说的是晋、宋间的道生,他认为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对它的觉悟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也无需按次第修习。唐代禅宗创始人慧能对“顿悟”的阐释更为着力,在他看来,本心与本性,人们先天就有,平时不被发现,而在突然听了他人的高明见解后,在自身意识的一念周转之际,顿悟菩提,领悟了本心与自性。慧能的阐释道出了顿悟产生的源头(他人见解)以及顿悟到来的突然性。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不能自悟,只要得到“善知识”的开导,灭除妄念,就能内外明彻,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道生的“顿悟”在于“悟理”的连续性,慧能的“顿悟”在于“善知识”的启发。可见,他人的高明见解、“善知识”是“顿悟”产生的先决条件,值得今天的有效教学借鉴

心理学中的顿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认为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动物实验对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在格式塔派心理学家看来,这种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所以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脑本身具有先天的自组织功能”,顿悟产生的条件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学习者只有在刺激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1]因此,为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顿悟,“整个问题情境设置的整体性”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到有效教学中来,设置问题情境是学生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

有效教学中的顿悟。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无论是佛学中的“善知识”还是格式塔派心理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它们都是有效教学中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由此,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可定义为:在教师的“善知识”引领或动人心魄的话语情境感染下,学生思维、情感受到触动后在其灵魂深处瞬间产生的由内心波及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的感悟方式。

2.有效教学中顿悟实现的路径

一是“善知识”的引领。所谓“善知识”就是能够打动学生心扉,给学生精神以鼓舞,敦促其不懈探索、不断进步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说:“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2]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这种真知识应该是“善知识”,而这种“善知识”来自教师长年累月的日琢月磨,来自教师永无止境的博观约取。可以说,“善知识”是教师辛勤汗水、上下求索的结晶。“黄金分割”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不应把它看作数学的专利。教师讲授时,可从人体结构的14个黄金点、环境温度中的黄金分割(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音乐艺术中的黄金分割(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为和谐和悦耳)、建筑艺术中的黄金分割(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方面切入,让学生览尽“黄金分割”在各个领域透射出的流光溢彩,他们顿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兴趣骤增,眼睛发亮,表情愉悦,急切需要投入到“黄金分割”的学习当中。上述由老师精心荟萃的知识,无疑是“善知识”,是激发学生顿悟产生的“引信”。

二是情境的浸染。情境的浸染这一路径的实现需要通过营造一个浸润情感、启迪思维的环境来完成。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醒其沉睡的潜能。第斯多惠说得好:“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但是你本身要是没有激发性,没有主动性,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去唤醒睡眠的人,又怎么能去活跃别人呢?”[3]这段话中的“激发”、“启迪”就是构筑情境,用情境唤醒学生的潜能。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颇有难度的现代派诗歌,主题颇难把握。特级教师李镇西授课的时间恰好是“九·一八”——一个让人幽恨暗生的日子;伴奏的乐曲是《黄河大合唱》,让人自然想到抗日战争;上课的主要方式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后,他颇为感慨地写了一段话:《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在我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穆旦的诗句把我带回到了阴霾密布、战云乱飞的年代。我忘记了我是在朗读,我的眼前是如流的难民,是一个个朴实而坚忍的农民,我就是诗人,走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最后一句读完了,音乐却还在流淌。我抬起头来,看到所有同学都被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都表情肃穆而沉重。[4]李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那支令人五味杂陈的曲子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承载着中国百姓善良、坚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之精神的环境,在这个情感、精神充裕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决堤了,思维之堤却筑起了。在这个环境中,晦涩难懂的意象、底蕴厚重的人物形象,含蓄的主题,都变得易于理解了。这一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顿悟,而且带给了学生厚重的民族精神。

上述两种途径诱发学生产生了顿悟,而顿悟的产生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学习欲望,也为其后续学习带来的延展效应奠定了基础。

二、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

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产生的精髓对学生课后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间、甚至终生都产生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拓展效应。有效教学能否在学生身上产生这种效应,取决于教师在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延展的有效程度。人格代表一个教师的整体风貌,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初步看法;教师的个性、思想难以分开,它们关乎学生后天特立独行品质的形成;教师的生命、精神相辅相依,是其个性、思想的内容载体,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精神境界息息相关;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其生命、精神的表达方式,它决定着学生生命、精神沉淀的厚度。可以说: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及艺术构成一个“教学链”,环环相扣。

1.人格的延展

人格的延展,通常通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来体现。刘良华教授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是跪着教书的,则会有一些后果:第一,我们的学生可能跟你一起跪着;第二,可能学生坐着,你跪着,你在你的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残疾人,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5]。可见,教师人格的高低优劣,从骨子里、精神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质量,它具有延展性。当然,我们需要的是优秀教师人格的延展。这种延展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淀,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正视磨难,笑对坎坷,用自己的人格延展学生的人格。

2.个性、思想的延展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思想,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名教师只有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产生独特的、丰富的思想,简而言之,个性催生思想。

被称为中学语文“叛徒”的黄玉峰老师,他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中一种是“放羊式”。他说:我把我的学生带到一个水肥草美的地方,让我的学生像羊一样去寻找最好的水、草,这有什么不好?黄老师的追求就是让他的学生自己往前走,引领他的学生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资源。他的学生可以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看,可以创办刊物“读书与做人”,可以去“文化旅游”。他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深受同学们喜欢,高考成绩也很出色。究其原因,“因为他有个性。一个真正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他不会容忍,他一定要把教材变得有他自己个人的精神痕迹”[5]。黄老师的这种带有“精神痕迹”的个性,伴随着教学的脚步,会沉淀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思想,影响同学们一生,自然也延展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3.生命、精神的延展

生命因精神而精彩,精神因生命而升华,二者共生共长,很难分开。查理德·利文斯通说:“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6]利文斯通将精神提升到国家层面,可见精神对教育、对学生生命个体的重要性。而精神是通过生命赋予的,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有没有使其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了增值、提升和扩展”[6]。

主张“语言是人的生命”、“语文教育即精神教育”的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让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课后他说:“我在诵读时,我的心目中的确历历在目地幻化出这些物是人非的叠影!所以,我的诵读才那样饱满,那样富于张力,那样撼人心魄!我是艾青,艾青是我,我坐狱中,漫天飞雪,我思念大堰河,思念妈妈一样的大堰河。”韩军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悲苦身世、艰辛劳作、挚爱待子、凄凉离世所产生的浓情厚意,融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朗读之中,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诠释着大堰河的厚重精神、多味人生。韩军的一堂课将自己从作者、主人公身上萃取的多味生命、厚重精神永久地延展到学生的生命、精神世界中。

4.艺术的延展

艺术的延展就是教师用充满智慧、日臻成熟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上进心的基础上,引发其课外在能力、思维、精神等方面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延伸拓展。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教育艺术使儿童的心灵从平静状态中激动起来,给它以信任与爱,使它能随意地被控制与激发起来,并在时间尚未来到之前就把它投入到未来岁月的漩涡中去。”[7]赫尔巴特对“教育技术”的分析毁全面又精辟: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关照儿童“心灵从平静状态中激动起来”的“点”的发展,又要关注儿童在“时间尚未来到之前就把它投入到未来岁月的漩涡中去”的“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和关键看作是激励儿童的发展,他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8]。这句话道出了教学艺术不仅要关注教学技巧,更要关注学生发展,应带给学生一种融智慧、生命、精神于一体的发展。

《静悄悄的革命》提及的原田老师就是在教学艺术方面既讲究教学技巧,又注重学生发展。他没有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将寻常的蒲公英用艺术点缀得精神葱郁,这种承载着执着、坚韧、顽强之精神的教学艺术不仅拓展了课堂的生命,而且延展了同学们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转引肖川.生命教育的两种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10).

[7]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 转引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作者:逯慧(1972-),男,山西垣曲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垣曲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人格生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漫画之页